每一個學習書法的朋友,都把寫出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當作自己最初的小目標,并為之勤加練習,希望早一天能夠達成所愿。不過,書法學習涵蓋的知識面很多,能否找到學習的關鍵點,讓自己的毛筆字進步更快一點呢?
其實,毛筆字學習的規律和奧秘,都蘊含在每一個字的每一個筆畫之中,只要我們在臨帖的過程中,找到這個規律,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迅速提升水平并非難事。
每一個筆畫的動作,都分為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階段,無論是復雜的折畫,還是簡單的點畫。因此初學者在臨帖的目標,就是要把這三個步驟都寫到位,筆畫關過了,后面的學習才能一路坦途。
一、起筆
起筆的動作最重要,沾滿墨汁的筆豪接觸紙面的那一下,往往決定了你這一筆畫的成敗。起筆過于隨意,后面行筆的過程會想著如何彌補前面的敗筆,結果整個線條的感覺都不好了。我們都知道中鋒用筆是最基礎的筆法,那么中鋒的要求,起筆藏鋒逆入也是第一個要訓練的動作要領。以橫畫豎畫來分看,就是要做到“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筆鋒不外露,才能保證后面中鋒的行筆。
二、行筆
行筆指的是筆鋒在紙上的運轉動作,也稱運筆。行筆的質量高低,由速度,輕重,節奏三個因素決定。速度方面,一般寫篆隸的速度徐緩,行楷則稍快;輕重則與書寫動作——提按有關,提起來輕,按下去重,在楷書撇捺轉折等筆畫中,都體現了提按的重要性。行筆時要注意,要手腕發力,帶動筆鋒在紙上運轉,而不是手指,這樣才能保持線條的均勻與穩定。
三、收筆
收筆指的是一筆寫完,筆鋒要離開紙面的那一下動作。根據書體的不同,收筆有藏鋒和露鋒兩種方式,篆書和楷書中的垂露豎,要用藏鋒收筆,尾端圓形;楷書中的懸針豎,撇捺鉤的筆畫要露鋒收筆。無論藏與路,收筆的動作要求自然但不可隨意,因此頓與甩的動作都不可取,以免收筆時產生敗筆,影響整個字的效果。
四、綜合運用
一個完整而漂亮的筆畫,需要把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都做到位。不同的書體對這三個環節的要求也不一樣,以篆書為例,要做到“逆入,澀行,緊收”,寫出來的筆畫線條才均勻飽滿富含力度。初學者可先從用中鋒筆法寫篆書練起,起筆收筆把藏鋒練好,中鋒行筆把力度用均勻。這樣今后寫楷書的時候,筆鋒藏得起來才能露的出去,控制好手腕力度,也才能提得起來按得下去。
筆畫中的奧秘就是這些,當你能夠把每一筆畫都寫到位時,筆法關已經過了,接下來再提升結字功力,毛筆字的水平可以更上層樓。
學會“起、行、收”三個動作,破解書法筆畫 。
文徵明大字行書鳳巢帖刻本欣賞
文徵明大字行書鳳巢帖刻本(西苑詩十首中之三首)
釋文:
平 臺
日上宮墻霏紫埃。先皇閱武有層臺。
下方馳道依城盡。東面飛軒映水開。
云傍綺疏常不散。鳥窺仙仗去還來。
金華待詔頭都白。欲賦長揚愧不才。
南 臺
青林迤邐轉迴塘。南去高臺對苑墻。
暖日旌旗春欲動。薰風殿閣晝生涼。
別開水榭親魚鳥。下見平田熟稻梁。
圣主一游還一豫。居然清禁有江鄉。
兔 園
漢王游息有離宮。瑣闥朱扉迤邐通。
別殿春風巢紫鳳。小山飛澗架晴虹。
團云芝蓋翔林表。噴壑龍泉轉地中。
簡樸由來堯舜事。故應梁苑不相同。
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