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2月13日電 題:武漢方艙醫院里的內蒙古醫療隊:我們也怕病毒,但我們來!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你拿這么多盒飯,給我點兒,我來幫你發。”在由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改建的江漢方艙醫院里,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
張鈺梓是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的一名護士長,現在她與4名同院的隊員一起,負責江漢方艙醫院約80個床位患者的護理工作。
作為內蒙古馳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100名隊員之一,張鈺梓一行五人于2月4日自呼和浩特出發,次日抵達江漢方艙醫院進入工作狀態。
圖為男護士羅明川為患者發放盒飯。 受訪者供圖張鈺梓告訴記者,江漢方艙醫院可容納約1000名患者,內蒙古援助湖北醫療隊管轄中區大約300多張床位,每一名隊員負責管理的患者有20人左右。她作為中區護士長,負責協調、統籌等一系列工作。
“最開始,因為陌生的環境和人群,加之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又不像在家里一樣自由,有的患者發牢騷、不配合。”張鈺梓解釋說,她剛來的時候,這里的病患還在陸續入住。“雖然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不重,但繁瑣的小事卻很多。”
“護士,你給我給倒杯水。”“護士,我要換個口罩。”“護士,我想到門口看看。”“我這個藥怎么吃?”……諸如此類的問題一個接一個,還有的患者心情不好,無論怎么勸說,他只管蓋著被子悶頭不作聲。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張鈺梓開始想辦法。
圖為張鈺梓在對患者情況進行登記。 受訪者供圖2月7日一早,張鈺梓身穿防護服,一邊比劃一邊用盡全身的力氣喊道:“請大家起來,我要和大家聊聊天。我們是從內蒙古來的,我們有兩個護士推遲婚期請戰而來,也有拋下家人和孩子請戰而來的,不遠萬里來到武漢為什么,我們也怕病毒,但是我們來了!既然咱們在一起,就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早日戰勝病毒,早點和家人團聚,好不好?”
“好!好!”張鈺梓的溝通贏得了患者們的回應。
從此以后,悶頭不出來的患者起來說話了,看到醫護人員忙得不可開交,有的患者也去自己倒水喝了,幾個患者還幫著醫護人員發盒飯。
張鈺梓說,雖然都是輕癥患者,但畢竟是需要治療的,測體溫、送藥、上氧、輸液……隊員們的工作難度雖然不大,但卻忙碌辛苦。加上醫院的各項設施功能在逐步完善中,醫療隊要承擔很多工作之外的事情,例如負責拖換氧氣瓶、發放病號飯、清理病區污物等,這些工作再加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一個班6個小時下來,防護服里面的衣服就沒干過。
“防護服是寶貝,絕對不能浪費,我們還有意識的練過,早晨起來不喝水,看看到底能堅持多久?但真正上崗的時候,怕堅持不下來,大家還是包上了紙尿褲。”隊員王琿說。
“我們從內蒙古大草原來,一定會把我們的熱情和執著傳遞給武漢人民,和他們像一家人一樣共渡難關。”張鈺梓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