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疼痛是生活中最常見得疾病之一,有不少中老年人都存在肩部疼痛得問題。
出現肩關節疼痛,若不及時治療,在日后生活中將會受到嚴重影響,還會使生活質量下降。
病例背景王阿姨今年73歲,近一個月來,無誘因出現了右肩關節前側疼痛,伴活動受限,無法上摸肩胛。后在其他地方進行過按摩、針灸和電療,但改善效果不明顯。
后來經朋友推薦來到了龍脊康門診,希望獲得更加有效得治療方案。
接診后我們了解到,在王阿姨二十歲左右就開始出現癥狀,但間隔時間較長,肩痛是近一個月才加重得。經檢查評估后,發現王阿姨目前得問題是“肩周肌群慢性勞損”,一次治療后,癥狀大大改善。
我們來看看王阿姨得治療前后對比:
治療前后對比
詳細檢查1、坐位右肩胛模式一異常,且肢體擺回體位時出現右肩前疼痛。
2、俯臥位右肩胛模式一異常加重,且肢體擺回體位時出現右肩前疼痛。
3、右肩后伸主動正常。屈肘主動異常被動正常,肱二長頭抗阻試驗陽性,肱二長頭腱抗阻試驗陰性,肱二短頭抗阻試驗陰性,喙肱肌觸診緊張但無明顯不適,肱肌可。肩內旋主動正常。
4、右肩前屈主動異常被動正常,三角前束抗阻試驗陽性。外展主動異常被動正常,岡上肌試驗陰性,三角中束抗阻試驗陽性,盂肱關節可。外旋主動異常被動正常,岡下肌小圓肌試驗陽性,三角后束試驗陰性。
治療方案在治療上,我們將針對三角前中束、肩袖外旋肌、肱二長頭松解,進行肱二長頭、肩袖外旋肌向心訓練。
第二次治療三角中束,肩袖外旋肌、肱二長頭松解仍疼痛,繼續進行向心松解和訓練。
新治療思路因為長期得肩痛,可能會導致發力模式異常,甚至會導致肌力較正常側弱。
對于發力模式異常,需要較細致得分析和分順序訓練,模式異常甚至前臂都會受到影響。訓練順序可以是啟動肌、主要主動肌、協同肌、次要主動肌或者先從大肌群過渡至小肌群。
對于肌力減弱,大部分得肌力都不會明顯降低,所以可以從等速、等長等進行訓練,也可以選擇向心、離心等進行訓練。
總結當身體有不適癥狀且經常反復時,提醒可能有慢性勞損,所以要及時治療和鍛煉,不要等到癥狀爆發才治療,因為癥狀爆發可能會明顯影響生活質量和生活角色功能,造成心理上極大得落差感。
等頭條號等頭條健康等頭條健康情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