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癲癇患者在治療期間,除了每日需要按時服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病情之外,定期前往專科醫院進行復診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有些患者認為,只要按時吃藥,不發作就沒有必要專門進行復診,其實這樣的認識是片面的表現。那么患者在復診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由于癲癇是一種發作周期沒有任何規律的慢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所以一旦確診就必須要通過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來控制病情。一般來說,癲癇藥物的治療周期在3~5年左右,而在治療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多種因素導致病情出現變化。所以患者定期參與復診,可以讓主治醫生根據患者的治療效果、藥物副作用以及身體機能的變化,來對用藥進行調整,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起到更好控制病情的效果。
因為大多數患者在發作時會伴有喪失意識的表現,所以家屬應當在患者發作時,盡可能的完整記錄下患者發作時的具體表現,以及發作之前接觸過什么不良因素,或者是吃了什么誘發癲癇發作的食物等。醫生才能更加詳細地了解患者的發病類型和發病原因,以便于更好的調整患者的治療方案。而且患者在復診之前,除了要在家屬的幫助下記錄發作時的表現之外,最好提前把想要反映的問題寫在紙上,避免復診時出現遺忘,或者漏掉相關關鍵問題,為接下來的治療造成影響。
那患者多久進行一次復診比較合理呢?由于患者開始治療時,病情有可能不太穩定,往往要求患者經常去醫院進行復診,以便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3到6個月之后,如果病情穩定了,每隔半年進行一次復診就可以,但如果病情有波動,也需要及時復診,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