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安全使用消毒物品?北京應急局發布提示信息
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消毒產品在有效滅活病毒的同時,還具有易燃、毒害、腐蝕等危險特性。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今天(2月12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第十八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李東洲發布北京市應急局關于消毒產品使用安全提示。
李東洲介紹,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指出,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不受特殊管控的消毒產品可有效滅活病毒,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前期,北京市部分小區出現了接龍搶購、囤積酒精現象。對此,市應急管理局迅速落實市領導批示要求,對全市酒精生產企業情況進行深入排查,并針對市民對酒精危險性認識不到位、使用知識缺乏等情況,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居家使用消毒產品的安全提示》,引導市民安全儲存和使用酒精等消毒產品。借此機會,我們對疫情防控期間居家使用消毒產品安全提示。”李東洲說。
李東洲說,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消毒產品在有效滅活病毒的同時,還具有易燃、毒害、腐蝕等危險特性,如果使用儲存不當,極易引發火災、中毒、灼傷等安全事故。比如:乙醇俗稱酒精,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酒精蒸汽與空氣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爆炸燃燒;酒精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為3.3%-19%,可以說酒精的爆炸下限非常低,當空氣中的酒精含量達到3.3%以上時,在遇到明火或靜電就會發生閃爆,比如日常穿的衣服上產生靜電也會引起酒精閃爆。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次氯酸鈣等)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腐蝕性以及致敏性,與其它物質混用,有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劇毒氣體(氯氣),刺激人體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發中毒。
李東洲說,應急局發布的這些疫情防控期間居家使用消毒產品的安全提示,市應急管理局已經建議市衛健委、市委社會工委、市住建委等部門利用自身渠道,對居家使用、社區、物業公司等進行了宣傳,市應急管理局編寫了安全提示。
北京市應急局關于消毒產品使用,給市民的五點安全提示:
注意通風
在室內使用酒精等消毒產品時,需要保證良好通風,使用過的毛巾等布料清潔工具,在使用完后應用清水清洗后置于通風處晾干。
正確使用
在使用酒精前,要清除使用地周邊的易燃物,使用時不要靠近熱源、避開明火;用酒精給電器表面消毒前,應先關閉電源,待電器冷卻后再進行。在調配及使用含氯消毒劑時,必須佩戴橡膠手套,并且嚴禁與其他消毒或清潔產品混合使用、尤其嚴禁與酸性物質接觸,盡量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須使用時濃度要低,浸泡的時間不宜過長。過氧乙酸消毒液具有一定的毒性,在進行室內噴灑消毒時濃度不宜過高,以免危害人體;過氧乙酸還對金屬有腐蝕性,不能用于對金屬物品的消毒。
適量儲存
酒精是易燃易揮發的液體,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時,建議購買民用小包裝的醫用酒精,單瓶包裝不宜超過500毫升,嚴禁在家中大量囤積酒精,以免留下安全隱患。其他類型消毒產品也要適量、分開儲存。
安全存放
消毒產品應儲存于陰涼、通風處,遠離火種、熱源,避免陽光直射。酒精容器應首選玻璃或專用的塑料包裝儲存,并且必須有可靠的密封,嚴禁使用無蓋的容器。同時,盡量不要使用普通礦泉水瓶等非專用包裝物盛放酒精。酒精每次取用后,必須立即將容器上蓋封閉,特別要注意蓋緊蓋子,避免揮發。
加強教育
有幼兒的家庭,消毒產品應該放在小孩觸摸不到的地方,避免誤服。對于年紀稍大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解消毒產品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隨意觸碰消毒產品,更不能用火點燃。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李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