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將其殺滅或清除的方法,有著簡便經濟、效果穩定、無消毒劑殘留等優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
1 通風換氣
(1)適用對象:室內空氣。
(2)消毒方法:一般情況下,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即可。每天至少2次(霧霾天氣和使用循環風空氣凈化消毒器除外),每次30min以上。
(3)注意事項:通風條件不良的建筑,需采用機械通風換氣;寒冷季節和夏季使用空調,不能開窗通風時,可采用循環風空氣消毒器進行消毒。
2 日光曝曬
(1)適用對象:常用于毛絨玩具、床墊、毛毯、被褥、書籍等公共用品的日常消毒。
(2)消毒方法:將公共用品完全暴露在陽光下曝曬4-6h。
(3)注意事項:定時翻動,使用品各面均能得到照射。
3 煮沸消毒
(1)適用對象:適用于餐飲具、毛巾等耐熱耐濕用品的消毒。
(2)消毒方法:將待消毒物品完全浸沒水中并加蓋,加熱至水沸騰后維持15min以上。
(3)注意事項:物品消毒前應先清洗。從水沸騰時開始計消毒時間,中途加入物品應重新計時。煮沸消毒用水宜使用軟水。
4 流通蒸汽消毒
(1)適用對象:適用于餐飲具、毛巾、浴巾、枕套、被套、床單等耐熱耐濕用品的消毒。
(2)消毒方法:利用流動蒸汽發生器、蒸鍋、蒸籠等使水沸騰后產生水蒸汽,流通蒸汽溫度為100℃,作用20min ~30min。
(3)注意事項:消毒作用時間應從水沸騰后有蒸汽產生時算起。消毒物品應清潔干燥,垂直放置,物品之間留有一定空隙。
5 紫外線消毒
(1)適用對象:適用于室內空氣和物體表面的消毒。
(2)消毒方法:采用紫外線殺菌燈消毒,應在室內無人狀態下,采用懸吊式或移動式紫外線燈直接照射消毒,燈管吊裝高度距離物體表面1.8m~2.2m,安裝紫外線燈的數量為平均≥1.5W/ m3 。
(3)注意事項:應保持紫外線燈表面清潔,每周用75%乙醇布巾擦,照射時間≥30min。用紫外線消毒室內空氣時,房間內應保持清潔干燥。當溫度低于 20℃或高于 40℃,相對濕度大于 60%時,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采用紫外線消毒物體表面時,應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線。累積使用時間超過有效壽命時(一般為 1000 小時)應及時更換燈管。
資料:金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編輯:干鈺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