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左手拿地右手融資 融創1月銷售186億暫居第五 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左手拿地右手融資 融創1月銷售186億暫居第五
立春后一天,融創發布了2020年第一份成績單。
2月5日,融創發布公告稱,1月單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86.3億元,同比下降22.25%;合同銷售面積約135.8萬平米,同比下降14.69%。
根據觀點指數最新發布的2020年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TOP100榜單,融創中國位列第五,落后于第四名中海10億元左右。值得關注的是,前三與第四第五名之間出現較大的斷層,差距超過200億元。
截至目前,碧桂園、萬科、恒大均已發布1月銷售情況,萬科實現銷售549.1億元問鼎榜首,恒大則為405.5億元,碧桂園按例披露權益銷售額為329.2億元。
若從首月表現來看,融創與榜首萬科的差距,從2019年的249億元升至約363億元。要在去年5562億元的基礎上實現增長,融創仍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并且,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各地停工、停售,也給房企一季度銷售帶來不小挑戰。不過,融創通常將推盤節奏放在下半年,待疫情緩解后,存在發力空間。
1月份,融創也收割了不少土地。根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月內,融創斥資約百億奪得北京、南通、青島、杭州等地塊。其中,1月3日,融創以34億元拿下北京石景山區古城南街東側地塊;更早的兩個月前,融創+南昌市政1以20.3億元奪得大興孫村地塊,那是融創時隔5年后再次在北京土地招拍掛市場公開競地。
融創在土地公開市場的重新發力,從2019年末就初見端倪。而在公開市場外,其亦通過舊改布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1月12日,江門大滘村于舉辦“三舊”改造表決會議,同意引入江門市樂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為項目改造前期服務合作方。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大滘村舊改范圍共約498.83畝,合計33.26萬平米。根據企查查披露的信息,上述企業由江門市達成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95%股權,江門市融創置業有限公司持有5%股權。
大手筆擴儲同時,融創也沒停下資金籌措的步伐。
大企業融資方式眾多,融創除銀行借貸外,還能通過上市公司進行股權融資、股權質押;一級市場上,在國內可以通過信托融資,在國外可以發美元債。大規模的并購,可以使用分批付款、提前變現的方式,還能獲得反向擔保貸款。
1月內,融創通過配股及發行美元債的方式融資15.68億美元。
1月10日,融創通過折價配售1.87億新股募資,配售股份占現有已發行股份數目約4.20%,及經配售事項擴大后已發行股份數目約4.03%,所得款項總額約為80億港元,折合約10.28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配股會攤薄持股股東的占比,通常會帶來股價下跌,但配股好壞要看大股東的動機:“如果為了割韭菜,那是毫無疑問的壞消息,但如果是為了公司長期發展,長期來看不是一件壞事。”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這是融創第四次配股融資,在此之前已進行過多次配股。
2016年9月26日,融創宣布向大股東孫宏斌溢價配售4.53億股,每股配售價為6.18港元,融資28億港元;2017年7月,以折讓8.8%價格配股2.2億股,集資40.3億元;2017年12月15日,以每股31.1港元(折讓11.9%)配售2.515億股,融資78.22億港元。
巧合的是,融創配股多在大筆投資之后。2016年,融創高價拿到多宗地塊,收購萊蒙國際資產包、融科智地項目等。其中,融科智地40余個項目耗資約138億元;2017年則是438億元鯨吞萬達文旅城。
此次配售之前,融創也有大手筆資產收購,即2019年末斥資153億元收購成都會展51%股權,成為年內房地產最大并購,并簽約寶安冰雪文旅綜合體、融創大灣區總部項目以及岳陽環球健康城等多個項目。
緩解資金壓力的同時,業內亦有聲音稱,配股是為了增厚資產、降低負債。
華創證券一份研報稱,此次配股有利于融創杠桿下行,配售后貨幣資金增加71億元,凈資產增厚71億元,將直接推動公司凈負債率由2019年中期的206%下降至180.9%,凈負債率逐步下降后,評級有望進一步提升,有望推動融創融資成本逐步下行。
配股之外,融創亦在1月8日發行了新年首筆美元債,發行規模5.4億美元,利率為6.5%。
據統計,融創2019年累計發行36億美元優先票據,利率區間介于7.25%-8.38%,今年這筆債券年期較長且利率實現顯著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