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下半年再度上演“扇貝門”之后,獐子島的奇幻之旅還在繼續(xù)。
1月23日,獐子島發(fā)布2019年度業(yè)績預告,稱預計2019年歸母凈利潤虧損3.5億元-4.5億元。其中,由于此前已公布的“扇貝死亡”事件,影響金額達到2.9億元。對此,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在第一時間下發(fā)關注函,對涉及影響因素進行“刨根問底”。
在屢次上演扇貝災難大片之下,獐子島近年業(yè)績也隨著扇貝的出走、餓死、不知名死亡等理由不斷浮動。不過,扇貝的故事終于將要告一段落。今年年初,獐子島開啟“賣海瘦身”計劃,并將新的業(yè)績增長點押注在鱘魚產業(yè)之上。在監(jiān)管和市場的雙重關注之下,獐子島還將演繹出哪些新故事?
全年最高預虧4.5億
從集體跑路,到高溫餓死,再到重大自然災害,獐子島扇貝總是命運多舛。在戲劇化的一幕不斷上演之下,趕在農歷年前夕,獐子島終于交出2019年的初步成績單。
1月23日,獐子島發(fā)布2019年度業(yè)績預告,預計2019年歸母凈利潤虧損3.5億元-4.5億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3210.92萬元。雖然與*ST鹽湖、*ST信威等年度虧損王尚無法相比,但這一成績意味著獐子島此前的扭虧為盈再度急轉直下。
可想而知,對于2019年業(yè)績的重創(chuàng),獐子島理所當然甩鍋給無辜慘死的扇貝們。公告顯示,報告期內,獐子島海洋牧場底播蝦夷扇貝再次發(fā)生重大自然災害,其擬對于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成本進行核銷和計提跌價準備,預計影響金額約為 2.9 億元。
此外,獐子島應獲得的海域使用金減免在2019年也未能獲得監(jiān)管部門的批復。2018 年初,獐子島海洋牧場蝦夷扇貝發(fā)生重大損失,經評估計算,其應獲減免的海域使用金約為 1.89億元。在已獲得 4572 萬元后,截至報告期末,獐子島未能獲得繼續(xù)減免1.43億元海域使用金的相關批復。
除上述兩筆大額資金的影響外,獐子島并不諱言公司當前存在的經營困境。其表示,受可收獲蝦夷扇貝資源總量和市場競品價格影響,養(yǎng)殖產品銷售收益減少;因海洋牧場增養(yǎng)殖品種重新規(guī)劃區(qū)域,致使海域使用金核算分配計入當期數(shù)額增大,導致產品單位成本上升。
此外,獐子島一直處于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被立案調查預處罰待聽證審理最終結果階段,因資金資源不足,貿易及加工業(yè)務運營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受上述等因素影響,獐子島整體凈利潤水平同比下降較大。
對此,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在第一時間下發(fā)關注函,對這兩筆較大規(guī)模的影響因素進行“刨根問底”。由于在2019年11月時獐子島稱因蝦夷扇貝畝產過低,預計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2.78億元,深交所要求說明此次計提2.9億元的成因、依據(jù),以及與前次公告金額產生差異的原因。
而對于1.43億海域使用金的“說沒就沒”,深交所則要求獐子島說明減免海域使用金獲得批準需滿足的條件、后續(xù)申請安排、資金發(fā)放方式及時間安排,并說明會計處理方法。在1月4日獐子島稱擬轉讓4宗海域使用的租賃權暨海底存貨的情況下,該筆尚未發(fā)放的減免金額是否包括在內,也是獐子島需要說明的重要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再次曝出扇貝大批量死亡的消息后,關注函對于獐子島來說成為家常便飯。2019年8月至今,短短不到半年時間里,獐子島至少已收到十封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
扇貝存亡成業(yè)績變動主因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2014年10月,獐子島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異常的冷水團”、蝦夷扇貝幾近絕產,導致當年業(yè)績遭遇重創(chuàng),當年凈虧損達到11.89億元。此后,其扇貝產業(yè)即遭到了市場和投資者的不斷審視,扇貝“跑路”的劇情更是段子頻出。
而在2018年2月,獐子島在公告中表示,由于降水減少導致扇貝的餌料生物數(shù)量下降,養(yǎng)殖規(guī)模的大幅擴張更加劇了餌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溫度的異常,造成高溫期后的扇貝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tài),最后誘發(fā)死亡。此次扇貝“餓死”事件導致的存貨核銷和計提影響凈利潤6.29億元,全部計入2017年損益。2017年,獐子島凈虧損為7.23億元。
2019年11月,獐子島再次公告稱,抽測底播蝦夷扇貝出現(xiàn)大比例死亡,構成重大存貨減值風險,并在隨后確認預計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2.78億元,構成此次全年預虧的主因。
在“薛定諤的扇貝”影響下,近幾年獐子島的財務數(shù)據(jù)更是呈現(xiàn)隔年虧損、再以微弱盈利進行間歇性調解,從而避免了“連續(xù)兩年凈利潤虧損”將造成的披星戴帽。在危急情況下從不搗亂,不得不說獐子島的扇貝十分懂事。
配合扇貝的還有獐子島的股價,在扇貝首次“跑路”之時,獐子島股價約在16-17元/股之間,但由于彼時的牛市行情,股價并未發(fā)生大幅下挫。在二次“餓死”之時,市場對其信心已顯著不足,公告發(fā)布后即遭遇五個跌停板,股價迅速減半至3.9元/股。在2019年11月的這一輪,市場僅弱弱地報以一個跌停,畢竟近期獐子島股價已低至2-3元/股。
不過,扇貝劇情可能即將落幕。上月,獐子島發(fā)布公告稱,自2020年始開始,底播蝦夷扇貝由規(guī)模發(fā)展階段向中試探索階段調整,以優(yōu)化適合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條件的蝦夷扇貝新技術、新良種、新模式,每年中試蝦夷扇貝約10萬畝,基本關閉底播蝦夷扇貝增養(yǎng)殖風險。為了收縮蝦夷扇貝業(yè)務,獐子島計劃放棄海況相對復雜的海域約150萬畝,“為了一群扇貝放棄整片大海”。
“賣海瘦身”業(yè)務轉型
今年年初,獐子島開啟“賣海瘦身”計劃,擬分別轉讓位于長海縣廣鹿島的4宗海域使用的租賃權暨海底存貨,總價款達到1億元。廣鹿島的海底存貨海參的評估單價為268.69元/公斤,遠高于廣鹿分公司近期海參的平均價格。
對此,獐子島解釋稱,本次評估的海參既包括成品參,也包括還沒有長成的海參苗,因此評估值要考慮苗種海參未來成長所帶來的毛利率提升。另一方面,本次評估范圍內部分海參尚未長成成品參,后續(xù)還將發(fā)生成本支出,因此其賬面成本低于廣鹿分公司最近三年平均賬面成本。
對此,獐子島董事羅偉新投出反對票,并對媒體表示,此次決議售賣海域使用權之前,自己僅僅提前一、兩天才獲悉相關情況,且獐子島沒有提供標的的資產評估證明和交易的充分理由。
在賣海、賣海參之外,獐子島把新的業(yè)績增長點押注在鱘魚產業(yè)之上。獐子島介紹稱,公司從2011年開始進入鱘魚產業(yè),目前公司參股的云南阿穆爾鱘魚集團已掌握了全產業(yè)鏈的育養(yǎng)技術,成為全球資源量第一的基地。鱘魚產業(yè)資源與市場的運營,將成為公司2020年之后的重要產業(yè)。在扇貝的故事告一段落后,鱘魚的故事就此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在扇貝跑路后,獐子島的年審會計師事務所也已“出走”。在合作近8年后,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與獐子島就此分道揚鑣。
在2017-2018年的審計報告中,大華所連續(xù)兩年對獐子島的財務報告出具保留意見。另外,在獐子島2019年8月披露的有關出售子公司的《重大資產出售報告書(草案)》中,大華所表示,無法對備考合并財務報表的公允性發(fā)表審閱意見。
2019年12月,獐子島董事會已審議通過,將聘用亞太會計師事務所作為2019年度審計機構。在近期的關注函回復問題中,會計師核查意見已由亞太所作出。
業(yè)績預告披露已經完成,獐子島雪片般的關注函以及回復仍在繼續(xù)。至年報的最終披露前,獐子島還將有哪些劇情上演?
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