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據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調查 獐子島調高扇貝損失至2.9億
去年11月15日,獐子島曾公告稱,2019年底播蝦夷扇貝秋測結果顯示,在養的全部58.35萬畝底播蝦夷扇貝中,抽測畝產正常以及正在采捕作業的海域面積僅5.4 萬畝,預計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2.78億元,該數字與2.9億存差異
新京報訊(記者 肖瑋 閻俠)針對減免海域使用金、預計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金額前后不一致等問題,深交所于今年1月23日向上市公司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獐子島 002069)下發關注函。2月5日傍晚,獐子島披露公告對此進行回復。
今年1月22日,獐子島披露《2019年度業績預告》稱,預計2019年度虧損3.5億元-4.5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3210.92萬元。其中,業績變動原因包括:底播蝦夷扇貝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擬對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成本進行核銷和計提跌價準備,預計影響金額2.9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已申請的應減免尚未獲準的海域使用金約1.43億元。
而去年11月15日,獐子島曾披露公告稱,2019年底播蝦夷扇貝秋測結果顯示,在養的全部58.35萬畝底播蝦夷扇貝中,抽測畝產正常以及正在采捕作業的海域面積僅5.4 萬畝,預計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2.78億元,該數字與上述業績預告披露的2.9億元有所出入。
2月5日,獐子島回復深交所稱,2020年1月10日到1月15日,由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及獐子島公司人員共同對在養的2017年、2018年底播蝦夷扇貝共計55.45萬畝進行資源調查。
由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出具了《蝦夷扇貝底播海域底播貝資源調查與評估》報告,根據上述資源量評估結果,經公司財務中心測算,預計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金額約2.9億元。
其中,畝產過低,采捕變現價值不足以彌補采捕成本的海域面積約42.97萬畝,需核銷成本約2.3億元;畝產較低,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區域的面積約12.48萬畝,預計計提跌價準備金額約0.6億元。該數據尚未經公司年審會計師審計以及公司董事會等相關審批程序審批。
獐子島表示,本次與前次公告預計損失金額差異的主要原因為,2019年11月份秋測時,扇貝死亡情況仍在持續,2020年1月調查的底播蝦夷扇貝死亡情況較2019年11月份進一步加劇,本次調查核銷區域較公司秋季抽測時的核銷區域面積有所增加。
此外,關于海域使用金的減免,獐子島此前曾表示,2018年初,公司海洋牧場蝦夷扇貝再次遭受自然災害,發生重大損失,根據財政部、國家海洋局下發的《關于印發海域使用金減免管理辦法的通知》,經評估計算,公司應獲減免的海域使用金約為1.89億元。經申請,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獲得4572萬元海域使用金政策扶持,按上述規定,余下數額應在以后年度予以減免,但在報告期末,公司未能獲得繼續減免的相關批復。
深交所要求獐子島說明,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獲得4572萬元海域使用金政策扶持是否已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及相關會計處理的合規性等問題。同時,今年1月4日,獐子島披露公告稱,擬轉讓4宗海域使用的租賃權暨海底存貨。深交所要求獐子島補充說明公司已申請但尚未發放的減免海域使用金中是否包括上述擬轉讓海域可減免使用金。
對于4572萬元的處理,獐子島回復稱,按照2018年度公司底播蝦夷扇貝養殖面積情況,其中沖減2018年度收獲的底播蝦夷扇貝海域使用金成本1491萬元,沖減2019年及以后年度收獲的底播蝦夷扇貝海域使用金成本3081萬元。
獐子島表示,申請減免海域使用金是根據《海域使用金減免管理辦法》第五條“下列項目用海,依法減免海域使用金”第三項“遭受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經核實經濟損失達正常收益60%以上的養殖用海?!?/p>
據此,獐子島提交了“減免2018年4700萬元、2019年不少于6000萬元、2020年8200萬元的海域使用金”的申請。不過,獐子島表示,公司只收到獐子島鎮人民政府對2018年度的減免申請批復,2019年度的減免批復暫未收到,公司后續將根據上述規定及相關流程,繼續提出減免海域使用金的申請。
最后,獐子島表示,已申請但尚未發放的減免海域使用金中不包括前述擬轉讓海域可減免使用金,公司在減免申請中明確申請減免公司蝦夷扇貝底播養殖受災海域的海域使用金,而擬轉讓4宗海域不是蝦夷扇貝底播養殖受災海域。
新京報記者 肖瑋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李項玲
記者聯系方式:xiaowei@xjb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