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但是它依然可防可控。采取些有效的措施預防,戴口罩、勤洗手,給自己居住、生活的環境消消毒,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么進行消毒,才能將病毒阻擋在家門外呢?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首先,讓我們來認識認識這位“罪魁禍首”!
冠狀病毒是一類具有包膜的RNA病毒,當包膜被消毒劑破壞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從而使病毒失活。
由于有這個包膜,冠狀病毒對有機溶劑和消毒劑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
此外,一定的溫度也可以滅活病毒,37度冠狀病毒可存活4天,56度加熱90min,75度加熱30分鐘可滅活病毒。
接下來,再說說具體的消毒方法~
手的消毒
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特別要注意手衛生,目前WHO推薦的手消毒劑為含量在70%~75%的乙醇,在沒有明顯污物的情況下,使用七步洗手法用乙醇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有明顯污物的情況下,要用流水和洗手液清洗,擦干后再使用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特別是去醫院就診的病人,在摘除口罩之后,一定要進行手消毒,因為很可能當時口罩可能被污染了。
物體表面的消毒
建議使用泡騰消毒片或者84消毒液, 例如泡騰片每片含有效氯500mg,能在水中自溶,使用比較方便,一般1L水中放1片或者2片,就可以用于此次疫情的物體表面消毒。
84消毒液由于生產廠家不同就要仔細按照說明書來配制消毒液(有效氯濃度要達到500mg/L-1000mg/L)。
空氣的消毒
空氣消毒在呼吸道傳染病控制中效果有限,在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轉走后的終末消毒時有意義,建議由專業的衛生人員在無人狀態下使用過氧乙酸或者過氧化氫處置或移動式紫外線消毒處理。一般情況下可采用加強通風、使用有資質的空氣消毒器等方式進行。
大家要注意,不是說用空氣消毒器或用空氣消毒的方法,就可以安全地,不做任何防護地跟病人在一起,空氣消毒不能阻擋病人隨時排出的病毒飛沫,傳給近距離接觸的易感人群,所以個人防護也很重要。應加強密切接觸者的個人防護,可以戴醫用外科口罩,避免近距離接觸飛沫傳播,加強手衛生。
最后,在這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由于冠狀病毒可以在尿液里存活10天,在痰液和糞便里存活5天,在血液里存活15天,因此如果接觸疑似病例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需要嚴格按上面手消毒的要求進行操作。先進行流水肥皂洗手,紙巾擦干后,再用含醇的手消毒劑或70%的乙醇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