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統一企業公告12月營收330.1億元(臺幣,下同),年增1.3%;去年全年營收4476.5億臺幣(約合1032.59億人民幣),年增3.7%,創歷史新高。據悉,這也是統一首度突破營收4400億臺幣。統一方面表示,主要是統一超商及并購韓國熊津食品貢獻。
都知道統一企業中國在快消圈是巨頭企業,產品堪稱行業風向標!但如果要深挖,你可能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了,它并非只有國內我們所見到方便面和飲料,其實涉獵非常廣泛各個行業都有統一的身影,今天我們就揭開統一企業集團不為人知的一面:
調味品
1990年,統一企業與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統萬公司,持股各半,首先覆蓋臺灣市場,然后在2000年進軍大陸昆山設立第一座廠,2008年又在河北成立統萬珍極食品有限公司,年綜合生產能力10萬噸,運營“萬字”、“珍極”、“統一”等調味品品牌。
糧 油
大統益是臺灣最大的大豆提油廠/植物油精煉廠/大豆蛋白供應商,大豆年加工產能約150萬噸,2017年合并營收168.84億新臺幣。統一企業為其主要股東。
便利店
據了解,統一超商擁有臺灣地區、上海、浙江和菲律賓7-ELEVEN便利店的獨家運營權,此外還和山東銀座合資成立了統一銀座,現有統一銀座便利店近200家。值得一提的是,統一企業在大陸市場也有過大賣場的布局,不過隨著2011年賣掉持有的家樂福股份,四川地區統一優瑪特門店幾乎全部關停,北京門店也賣給了物美,基本宣告退出。
咖啡店
2017年7月,星巴克通過收購統一手中的股份取得包括江蘇、浙江和上海在內的華東市場共約1300家門店的100%所有權,而統一企業和統一超商則以1.75億美元拿到星巴克在臺灣市場約410家門店的100%經營權。
冰淇淋店
酷圣石是來自美國的高端冰淇淋品牌,2006年統一拿下其在中國區的運營權,先后進入臺灣和大陸市場,曾經風靡一時,最高時在上海、北京、杭州等七個城市設有60多家門店,不過近況不佳,陷入虧損局面,據網傳消息大部分門店已經關閉。
藥妝店
康是美藥妝店由統一超商自創,目前規模已接近400家門店,在臺灣地區知名度很高,和屈臣氏并駕齊驅。
貿易
南聯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際知名品牌代理商,經營品項包括啤酒、葡萄酒、威士忌、飲料、調味料、個人清潔、保健用品等系列,以成為全世界品牌進入臺灣市場的平臺,屬于統一企業商流貿易事業體系。
包裝
統一實業成立于1969年,是全世界少數成功整合馬口鐵原版制造、鍍制、彩印、制罐上、中、下游金屬包裝材料的企業,并布局飲料生產及各類飲料包材制造,除臺灣地區外,在大陸漳州、泰州、成都、惠州、昆山、北京等地也都設有生產基地。
物 流
1999年統一企業與日本雅瑪多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株式會社簽訂技術合作契約,成立統一速達,正式將“宅急便”服務引進臺灣,現有連鎖代收店1.1萬家,集配車輛2000多輛,已成為當地最大的宅配公司之一。
除上述業務外,統一企業旗下還有餐飲、證券業務、健身俱樂部、加油站、電梯安裝工程、原料藥生產、藥品批發與零售、百貨業、度假村、清潔用品、電子書店、保險經紀人、企業管理顧問、投資……幾乎360行都有涉及!
業務遍布全球多地
從業務版圖來看,統一企業集團的業務已經覆蓋了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美國、泰國、印尼、菲律賓以及越南。其中,中國大陸市場是統一企業成為全球性食品大廠最快速、最穩當的市場。目前食品飲料業務生產基地有:
食糧業務生產基地有:
在國外,統一企業在越南已發展畜水產飼料、面粉、方便面及飲料事業,印尼有綜合食品廠生產方便面與飲料產品,菲律賓設有方便面廠,在泰國有飲料公司生產果蔬汁、果汁及茶飲料,在美國有飲料、休閑食品等業務。
看了統一的真實一面,你是否發現自己以前真的是“只緣身在此山中”。今日的統一絕對遠超華彬、農夫山泉、娃哈哈、達利等企業,綜合實力更是超乎你的想象!
來自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