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月10日電 據緬甸《金鳳凰中文報》報道,仰光的十二月是少有的涼爽的時節,即便是中午,溫度也只有30攝氏度左右,更別說走在路上有一陣一陣來自亞洲大陸的溫和的涼風將衣服吹起,男士的攏基和女士的裙擺微微揚起,這是一個清涼的季節。
圖為仰光外國語大學漢語系老師康泳。(緬甸《金鳳凰中文報》)第一位穿緬裝的外教
上午9時,陽光透過深綠細密的樹葉,仰光外國語大學漢語系門口的木質長椅上形成了一塊一塊細碎的光斑,一截枯枝從樹上落下來,落到了準備前往辦公室的康泳老師腳前??涤纠蠋煕]有踩過去,身著傳統的緬甸女裝,她無法跨過這截長四十公分、枝椏分布散亂的樹枝。
這是一套深藍色的純凈緬裝,裙底有三道圍成圈的花紋,兩邊的較細,中間的較粗。在緬甸,只有大學老師能穿這樣的緬裝。緬甸的老師是有統一服飾的,中小學老師都是白色上衣墨綠色筒裙,大學老師是深藍色裙底帶有三道花紋的緬裝??涤纠蠋熓茄龉馔鈬Z大學漢語系的一名老師,來自中國。
2017年1月17日,作為由緬甸外交部和教育部正式發函邀請的仰光外國語大學漢語系唯一一名外教,康泳老師到達緬甸開始工作。她承擔的課比較龐雜,《漢語寫作》、《漢語公共演講》、《漢語論文寫作》、《中國歷史文化》等課程均由她來任教。剛開始上課時,她發現有點不對勁,漢語系的教材太老舊了,教材中對中國概況的描述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甚至出現了供銷社、包產到戶、家庭平均月收入100元這樣的內容。
康泳老師很不解,找到了漢語系主任杜懇美秋博士,跟她說明了情況。懇美秋博士對康泳老師發現的問題很重視,希望她能幫漢語系更新一些教材內容。于是,康泳老師之后一次回國再來時,行李箱中就帶上了她精心挑選的,新的漢語教材。
仰外大的“康媽媽”
仰光外國語大學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女生,漢語系同樣如此,班上的緬甸女孩兒們都很喜歡康泳老師,在她們的認知中,康泳老師是一位對知識很嚴肅,對生活很豁達的老師。
“康老師對我們很好,經常關心我們,也會給我們帶吃的東西?!睏钚慊壅f。
楊秀慧是康泳老師帶的碩士研究生,漢語非常不錯,碩士快畢業的她被康泳老師推薦到了仰光一所華文學校任教,目前已經能獨立負責這所華文學校一個班的漢語教學。
楊秀慧本名叫Ingyinn Hmwe,是土生土長的緬甸女孩兒,她的漢語名字的“楊”姓是康泳老師給她取的。談到學習漢語,楊秀慧雙眸閃閃發光。上大學之前,她其實對漢語不感興趣,進入漢語系也是因緣巧合,但在逐漸深入的學習中,她對漢語的喜愛越來越深?,F如今,她對未來的想法是,一定要去中國留學,去中國找“康媽媽”。
沒錯,康泳老師的學生們,都叫她“康媽媽”。在學生們眼中,康老師上課很嚴格,營造“沉浸式”課堂的她要求學生們在她的課上只能說漢語,不能說緬語,同時對任何一名學生的作業,都會嚴格認真地批改。而在生活中,康泳老師對她的學生們又非常關心,她經常給學生們帶吃的東西,學生生病了她會組織大家前往醫院看望。
“讓緬甸的年輕人了解中國,喜歡中國,未來中緬兩國的胞波情誼才會更加源遠流長?!笨涤纠蠋熣f。
對于學生,康泳老師從不吝嗇傳授知識,也從不吝嗇給予機會。每一位她帶過的成績優良的學生,她都會為她們推薦工作。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中緬經濟走廊的一步步推進,中緬關系越來越近,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到緬甸投資,因此,人才市場對熟練掌握漢語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長,康泳老師往往能將她的學生推薦到一個不錯的企業工作。不錯的企業意味著不錯的薪酬。
不只是工作,更多是熱愛
教書育人對于康泳老師來說早已不僅是工作,而是熱愛。
仰光外國語大學的基礎設施很一般,教室之間的隔音效果很差,并且沒有擴音設備。如果一間教室里的學生在齊聲朗誦,那隔壁教室的學生絕對聽不到臺上的老師在講什么。其他老師或許可以通過短暫地大聲說話來上課,康泳老師是做不到的,這是一個難題。為了不影響教學,她特地從國內帶了五臺小蜜蜂到學校,自己使用一臺,另外四臺送給其他辦公室的老師。
克服了一系列困難之后,康泳老師迸發出了極大的教學熱情,在仰光外國語大學,2017年,她完成教學工作量504學時,超額完成工作量324學時。2018年,完成教學工作量486學時,超額完成工作量306學時。在教師匱乏的漢語系,康泳老師承擔了很重的教學任務,但她樂在其中。尤其是在學有所成的學生在大街上遇到她,熱情地擁抱她,親切地叫她“康媽媽”時,康泳老師的內心充實而滿足。
除了教學之外,在緬甸,作為漢語資深學者,康泳老師還經常受中國大使館的邀約參與很多文化活動,先后擔任漢語橋、中文話劇大賽、漢字英雄、中文歌曲比賽等活動的評委。有趣的是,有段時間關于中國文化活動密集的時候,康泳老師經常登上仰光各大媒體的報道,朋友戲稱她是“頭條人物”。
2019年11月,作為外派教師任期即將結束的康泳老師還是沒有逃過緬甸肆虐的蚊蟲叮咬。她感染了大象登革熱。因為登革熱病毒具有潛伏期,康泳老師已經查不清是被哪一只可恨的蚊子咬的時候感染,發病是在東枝,起初只是發燒,后來逐漸演變為全身腫痛。“就像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在被人擊打一樣。”提起生病的感覺,康泳老師心有余悸。
來仰光三年,三年沒有回家過春節,條件艱苦、困難重重的外派生涯可能即將結束,即便心中有著對家鄉濃濃的思念,但康泳老師依然留戀緬甸的一切。對她來說,這三年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回憶,在緬甸遇到的同事、學生、朋友,工作和生活的煩惱和快樂,都會深深印在康泳老師心中。
或許多年后在故鄉安樂生活的康泳老師想起這三年在緬甸教書育人,傳播中國文化的回憶,臉上也會浮現安然的笑意,就像當年在講臺上笑著講課的“康媽媽”一樣。(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