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冉文娟)“秋色花街映乾坤——僑鄉佛山非遺文化展”10日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
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早在明清時期,佛山就以手工業發達著稱于世,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鎮”“四大聚”。佛山也是廣東省著名僑鄉,佛山人以勤勞勇敢、艱苦創業的精神在海外落地生根,又不忘回饋故土。
本次展覽聚焦佛山豐富的非遺資源,分為佛山特色民俗、非遺文化和食在佛山三大板塊。佛山剪紙、燈彩、木版年畫、彩扎獅頭、石灣陶塑、粵劇、武術以及香云紗等多個項目令人目不暇接。展廳內還特別設置了習武用木人樁和木版套色體驗區,等待觀眾前來探索。
此外,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為配合展覽還舉辦2020年迎新春社教活動,邀請熱愛藝術的孩子們親身參與“佛山剪紙”“石灣陶塑”的制作工藝,一起體驗僑鄉佛山的非遺文化魅力。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祁德貴在致辭中說,斬不斷的血脈聯系與文化認同,驅動著異國他鄉的一代代佛山僑賢飲水思源、心系祖(籍)國。此次展覽選取佛山非遺項目中最迷人、最具佛山特色的民俗、傳統手工與技藝進行展示,希望通過展覽將佛山人致力于傳統文化保護、創新與發展并使更多非遺項目“活過來,火起來”的“正能量”傳達給廣大觀眾。
據石灣陶塑技藝傳承人黃志偉介紹,2006年,“石灣陶塑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傳承人,他一直致力于弘揚石灣陶藝文化,推動該項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佛山與北京的文博界同仁共同舉辦展覽,既是一場同行之間的館際交流,也是歷史上兩地文化交流的延續。
本次展覽由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佛山市禪城區博物館(禪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中國僑聯顧問唐聞生為石灣陶塑技藝傳承人黃志偉、秀工莨作創始人蔡敏頒發捐贈證書。展覽將持續至3月29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