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房楊凱-眾研會
01
核心資產牛的邏輯
由于很多關注眾研會的朋友是新人,首先解釋下核心資產是什么,以下圖為例:
圖中走勢圖是貴州茅臺自2016年以來的周線圖,疊加的藍色圖為上證指數的走勢。可以看出,過去四年以來,貴州茅臺遠遠跑贏同期指數的漲幅,走出了獨立走勢,像茅臺這樣的股票,有一批,均是商業模式極好,各行業龍頭的優質公司,也都走出了類似茅臺的長牛走勢,市場將他們統稱為“核心資產”。
接著我們看核心資產背后走牛的邏輯,首先,這些公司過去四年的經營水平均非常優秀,從過去每個季報公布的數據來看,均能保持優秀的增長,從而在業績上能夠證實市場認為其優秀的共識,這就給上漲帶來了可持續性,即上漲并非只靠估值提升,而是有實打實的業績增長做底子,俗稱戴維斯雙擊。
但同時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核心資產所在的行業往往都是較為成熟的行業,許多行業成長性已經幾乎沒有了,公司成長必須靠搶占競爭對手的份額來獲得二次成長,我們通常稱之為行業集中度提高。比如房總買過的新希望,所在的養豬行業就是典型的行業集中度提高,同理,其他一些核心資產也有類似的現象,那就意味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日子不存在了,核心資產的增長即是競爭對手失去的,進而使得可選標的范圍越來越窄,市場的注意力也就只聚焦在每個行業的龍頭公司身上,最終就形成了核心資產牛,而非全面牛。
02
科技牛的邏輯
接著談這次的科技牛,這次科技牛的幾條主線,像新能源汽車產業鏈、5G線、半導體線。與上一輪核心資產牛相同的地方在于,未來可預期的2-3年內,均有實打實的業績增長來做支持,而不同的是,大家所處的行業發展階段不同,科技股的這些行業均處于成長期,也就是說,這些科技股可以共同分享行業的增長。
這意味著本輪科技牛與上一輪核心資產牛背后的邏輯有很大不同,既然科技股行情講的是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是通過新的供給創造新的需求,那么這就是一個增量市場。增量市場中,同一條產業鏈,一旦出現增量,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都會跟著好起來,最終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景氣向上。
比如在這次疫情過程中,很多公司都采用了云辦公系統,有些電話服務公司的系統容量可能都不夠用了。當日后增加投入進行建設時,建設云辦公系統需要服務器,建設服務器需要專門的設備,專門的設備需要專門的材料等等,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科技創新創造新需求,新需求帶動整個產業鏈繁榮的案例。
所以,我們看到,從 2019 年下半年科技股行情啟動以來,從最初的 PCB、到無線耳機、到半導體、到手游、到云計算等等,市場熱點始終是在不斷的擴散的。這種擴散的現象與之前聚焦核心資產的現象截然不同,背后的本質就在于剛剛所闡述的兩者底層邏輯不同。
那發現了核心資產牛與科技牛背后邏輯不同的意義在哪里呢,意義大了去了,這意味著,用之前核心資產牛抱著龍頭死不放的策略需要改變,而從產業景氣的先后順序上,挖掘更多還在低位的投資機會,才是上上策。
最后,知道各位會友最關心的是后市怎么看,一句話,調整都是正常的,不必太擔心,耐心修煉好內功,明白市場演繹的邏輯和公司行業基本面才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