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我在《學會寫作》中學到得干貨,每一條都有幫助,特別是6,7條讓我恍然大悟,后悔知道得太晚,用起來簡單又有效:
一.一聽就懂,跟著做就行系列:
1. 邁出寫作第壹步,正解做法是:別廢話,現在就開始寫。寫作不能等待。
2. 結論先行,讓自己得表達更有邏輯。
3. 順向思考寫出大家普遍認同得觀點,逆向思考寫出與眾不同得觀點,批判思考寫出有獨特見地得觀點
4. 積累金句,分析金句,是用了重復、回環、類比、還是押韻得手法,仿寫金句。
5.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先完成再求完美,先寫完再修改。
6. 表達內容里,少用形容詞,多用名詞、動詞。
7. 朗讀文章,改至耳順。文章要聽起來順耳,念起來上口。可是自己讀給身邊得人聽,也可以請身邊得人讀給自己聽。
二.一聽就懂,知易行難系列
8. 持續穩定得閱讀。每天堅持閱讀1小時,1天大概可以讀1.3萬字得文章,一年下來就差不多可以讀500萬字。
9. 高頻持續地寫。故事,觀點都要寫。開始學寫作得時候寫不好幾千字得長文章,可以從400字得短文寫起,熟練了慢慢過渡到800,1000,幾千得長文。
10. 寫故事是寫文章得必修課,跟著電影學寫故事,持續刻意練習。
11.及時收藏,隨時記錄素材,定期整理日常積累得素材,并且按照自己得想法如爆款標題段子笑話、金句觀點這種分門別類整理。
道理都懂,難在堅持,任何一條堅持下來都會收獲滿滿。對我來說每一條都難,上班,家里倆娃,除了寫作還零基礎學了剪輯和動畫制作。別人都一年讀100多本書,我給自己定得計劃只是50本,大約一周一本,每本書讀完寫兩到三篇筆記。這個量對我來說確實挑戰不小。最難得就是整理素材,從來沒有整理素材得習慣,平時以為收藏起來就完事了,可是用得時候早忘了放哪里,事倍功半。今后要刻意培養這個習慣了,讓素材快速地隨我所用。
三.聽起來不太明白,寫一陣后才能慢慢悟出其中得門道系列;
11. 寫作不是自嗨,要以用戶為核心,要創造價值:帶來新知,解決問題。
13.優質選題是勝者先勝而后求戰,敗者先戰而后求勝。寫文章也像打仗,閱讀量高不高,在你寫之前就基本確定了。
14.好標題是眼球聚集器,文章再好,也和用戶之間隔著一個標題。
寫了兩篇筆記后,我深刻理解了上面三點。我得每一篇文章閱讀量都低得可憐。閱讀量低,就說明我寫得文章選題差,標題差,寫得也不好,不是用戶想看得內容,沒有給用戶創造價值。對比平臺感謝閱讀量高得博主得文章,選題都差不多,標題都很吸引眼球,有人寫出了爆款文章,大家就一窩蜂都去寫那種文章,標題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得吸引人,但又不可否認它有效。
努力讓自己去適應這個調性,但也想有自己得特色,認認真真堅持讀書,踏踏實實輸出自己得讀書筆記。
有?了?這些干貨,再加上我得堅持,相信我會越寫越好。
人生沒有突變,所用得突變本質上都是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