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RADIX DICHROAE
【別名】黃常山、雞骨常山、雞骨風、風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葉]
互草(《本經》),恒山,七葉(《吳普本草》),翻胃木(侯寧極《藥譜》)。
【近日】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 得干燥根。其嫩葉稱“蜀漆”,亦供藥用。根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枝葉夏季采集,曬干。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常彎曲扭轉,或有分枝,長9~15cm,直徑0.5~2cm。表面棕黃色,具細縱紋,外皮易剝落,剝落處露出淡黃色木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時有粉塵飛揚;橫切面黃白色,射線類白色,呈放射狀。無臭,味苦。
【生境分布】生于林蔭濕潤山地,或栽培于林下。分布江西、湖北、湖南、陜西、四川、貴州、云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主嚴于四川、貴州、湖南。此外,湖北、廣西亦產。
【化學成份】黃常山含有效成分黃常山堿,簡稱常山堿,根含生物堿總量約0.1%,主要為黃常山堿甲、乙及丙,三者為互變異構體。還含黃常山定以及4-喹唑酮、傘形花內酯等。從根及葉中分離出得退熱堿和異退熱堿,相應地就是黃常山堿乙和黃常山堿甲。
第壹次看到常山這個名字,就想起三國英雄趙子龍了。
常山作為中藥,主要是治療瘧疾所用,。未見有作為染料使用得任何記載。
本次實驗將常山作為植物染料使用,在棉,絲,竹纖維/莫代爾上染色,使用得媒染劑有白礬,藍礬,皂礬。
實驗支持:
從左至右分別為棉,絲,竹纖維/莫代爾混紡
近日:中藥市場 實驗時間:2012-8-2
研發人:黃榮華 于北京宋莊國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