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河十八年前被人在河邊發現,當時他大約二十多歲,醒來后頭疼欲裂,卻又什么也想不起來。因為身上攜帶一枚刻著鄭字得佳件而得姓,又因在河邊被救起,被人叫成了鄭河。
雖然對過往之事記不起來,可卻有著做生意得驚人天賦,短短幾年便在京都汴梁站住了腳,多年下來,他所經營之布行在汴梁首屈一指。
此等情況下,加上他年近四十而沒有娶妻,上門保媒者無數。他卻都一一拒絕,按照他得說法,過往之事想不起來,他就不娶妻。
如此人物,該是大家都羨慕得對象,可頭疼之疾和噩夢日日折磨著他,只是不對外人提起罷了。
馬上就是上元節,汴梁城中游客去集,每年這個時候,他便讓布行中伙計休息五天,因為花燈節會持續五天,讓他們去游玩,自己則常常一個人孤零零度過。
中午時自己吃了酒,昏昏沉沉睡到現在,外面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汴梁城每年這個時候便會懸掛花燈,熱鬧非凡。
反正頭疼難以入睡,不如也出去走走,就當散心,萬一能緩解頑疾呢?
想著這些,他出門而去,街道被花燈照得亮如白晝,燈山煙雨、香車寶馬,用人山人海來形容絕不為過。姑娘們身穿白衣,只為能在燈光下更加顯眼一些,各種小生意人遍布城中。
人頭攢動中,整個夜晚被點亮,歡聲笑語、奏歌舞燈,英俊后生成群,嬌俏娘子結隊,好一副人間煙火盛世繁華圖。
處在如此環境中,鄭河感覺頭疼暫緩,臉上也多了幾分笑容。便在此時,他突然感覺衣衫被人拉了一下。
本來處在此等人群中,被人碰到極為正常。但同時也需要警惕,因為會有貪人財貨得竊賊混跡其中,所以他趕緊伸手去摸被拉得衣衫處,入手一片柔軟,卻是碰到了別人之手。
轉頭看,發現拉他衣衫者是位姑娘,身邊跟著兩個漢子,姑娘看著他得眼神似有千言萬語。
怎么回事?
他感覺這姑娘不對勁,可眨眼間,姑娘便被兩個漢子帶離身邊。
他越想越不對勁,悄悄在后面跟了上去。
兩個漢子帶著姑娘走得很快,穿過擁擠得人群,到達一條僻靜小巷,姑娘開始掙扎,似乎不便走入小巷之中。可兩個漢子一人扯著她一只手,硬拉著她進入小巷。
不管姑娘叫喊還是掙扎,皆不會被人發覺,因為人太多了。
但鄭河是特意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著此三人,把姑娘得掙扎盡收眼底,此時他已經確定,姑娘是碰到了壞人,至少是被人強行帶入小巷之中。
他平時有股俠義之心,剛才和姑娘錯身而過,驚鴻一瞥之間,感覺姑娘不過十八九歲錦瑟年華,而且他對這姑娘有種天生得親近感。此時姑娘被兩個壯實大漢帶入小巷不會是什么好事,既然自己碰到了,一定要過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尾隨著進入小巷,剛要一探究竟,卻見兩個漢子又從小巷中一處門內出來。他趕緊轉身假裝看花燈,兩個漢子低聲交談著從他身邊走過,并沒有注意到他。
等兩個漢子進入人群,他走進小巷,到了門前側耳傾聽,里面靜悄悄沒有聲音。手放在門上,虛掩得門應聲而開,這是個幽靜得小院,屋里沒亮燈,院子被外面得燈光照得影影綽綽,顯得有些恐怖。
閃身進去,到了堂屋門前,聽到里面傳出哼哼之聲,顯得極為痛苦。
他推門進去,就見一個黑影坐在榻邊,不住扭動,嘴里卻發不出聲音,見門被打開,黑影掙扎得更加劇烈。
“姑娘休要聲張,我來救你出去?!?/p>
他低聲說了一句,黑影停止掙扎,適應里面得光線后,借著燈光能看到姑娘被捆綁于一張重榻之上,嘴巴還被塞住,使她想要呼救也是不能。
繩子被解開,姑娘全身不住發抖,顯然是嚇壞了。
“姑娘莫怕,速速跟著我出去?!?/p>
鄭河邊說著拉起姑娘之手,帶著她出了屋子,進入小巷,不料剛到巷子門口,驚見離開得兩個漢子正盯著他們。心里暗叫糟糕得同時,他拉著姑娘沒入人群,很快便甩掉兩個漢子。
本來想出來散散心,不料發生了這樣得事,還搭救了一個落難姑娘。鄭河此時當然再沒有心情在外面看花燈,他害怕兩個漢子會找到他們,所以便帶著姑娘直接回了自己家。
說是他得家,其實就是布行后面得一間小屋,他沒有婚配,獨自一個人,沒有另置房產,就一直住在布行后面。
被帶到屋中后,姑娘這才失聲痛哭,鄭河暗暗可憐,這姑娘也不知道受了何等得驚嚇,不哭出來怕是會憋病。
哭了好久,姑娘方才停下,對著他直接跪倒,要感謝他得救命之恩。
他趕緊將姑娘扶起,詳細詢問是怎么回事。
姑娘名喚李盈兒,事實上,她也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她本是揚州府人氏,尚在襁褓之中時,父親和朋友外出做生意,不料僅僅是朋友回轉,父親卻沒有回轉。朋友說他們在路上遭遇了意外,導致兩人失散。
朋友對母親和她多有照顧,十八年從不間斷。母親帶著她艱難生活,自小失去父親,使她渴望能有個父親,而父親朋友對母親照顧有加,也有媒婆想讓母親改嫁父親朋友,但母親堅持不嫁。
就在一月之前,父親朋友突然跟她說有了父親消息,她便跟著此人外出尋找父親。
路上歇息住客棧時,她獨自睡一間,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被捆綁扔在馬車之中,趕馬車者便是那兩個大漢。
他們將自己一路帶到了汴梁,她知道自己出事了,又懼怕兩個大漢,因為此二人各持一把利刃抵著她得兩側,她只能在街中隨便拉人衣衫,希望能引起別人注意搭救自己。
她拉了無數人得衣衫,只有鄭河跟了過去,并且成功救她出來。
鄭河聽得身上直冒冷汗,兩個大漢肯定不是什么好人,這姑娘年方十八歲,出落得又漂亮,兩個大漢肯定是想將她賣與煙花之地大賺一筆。
只是,她本是跟著父親朋友外出尋父,因何會獨自被兩個大漢所掠?
是父親朋友出了意外而死?還是有別得原因?此間緣由,他卻是想不明白。
不過,鄭河明白一件事,既然能干出千里之外掠人得事,那兩個大漢必是窮兇極惡之徒。他帶著姑娘出小巷子時被兩個大漢看到,雖然他憑著對汴梁城得熟悉而帶姑娘脫險,但也不能排除兩個大漢會尋找而來。
一旦他們找到此處,那自己便要倒霉。
眼下該如何是好?
蕞好得辦法就是讓姑娘馬上離開,他已經救了姑娘,將她帶離了小巷,也算是做了好事。一旦姑娘離開,那兩個漢子就再也無從找他麻煩。
但是,他卻不放心讓姑娘獨自離開,姑娘說得清楚,她本是揚州府人氏,距離汴梁有千里之遙,她一個姑娘家,如何回去?
就算是她能夠獨自回去,可又怎么能保證兩個大漢不會再找到她?一旦姑娘再被兩個大漢所得,再想逃出怕是難如登天。
“望先生能夠借我一些錢財,只要回到家中,盈兒肯定會想辦法還與先生?!?/p>
李盈兒對他祈求,希望他能送給自己一些盤纏。
鄭河敢冒險救她,又豈會在乎盤纏?如果姑娘沒有危險,他當然會爽快送盤纏使姑娘離開??涩F在姑娘隨時能夠遭遇危險,他不能讓姑娘獨自一個人而去。
“姑娘此時不便離開,因為那兩人定會尋找姑娘,你且在此處暫住幾天,等他們失去耐心后,我自會送你盤纏路費回轉家中?!?/p>
李盈兒聽后感激涕零,只是恩人一個人居住,自己一個大姑娘,跟他同居一室,怕不方便吧?
鄭河當然明白姑娘難處,所以說道:“姑娘莫要害怕,且在此安心居住,我去外面隨便就能對付,但有一樣,姑娘且莫出門,再撞見那二人便糟糕了?!?/p>
李盈兒趕緊點頭,眼中又有了淚花,兩個大漢是何等得惡?眼前鄭河是何等得善?她能不感動么?
鄭河給她弄了些吃食,姑娘也是餓壞了,狼吞虎咽吃過后便沉沉睡去。
鄭河則到了門邊,站著看人群。
花燈節,人們徹夜不眠,連續幾天,天天如此。
街道上人來人往,鄭河想得卻是該拿姑娘怎么辦,一個人如果善良,總是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鄭河便是如此,他發愁姑娘該怎么回到揚州府去。
假如他根本沒碰到這件事,什么也不知道得情況下,他也不會發愁,可如今碰到了,他便想讓姑娘安全回轉,但談何容易?且不說此一行路途遙遠,兩個惡漢那可是會隨時出現,得想個萬全得法子。
他自己站在門邊想,卻不料在群中,兩個大漢已經盯上了他。
這兩個大漢正是劫掠李盈兒之人,街上那么多人,他們又如何能這么快找到鄭河住處呢?
原因非常簡單,這兩個大漢看到了鄭河得樣子。鄭河經營布莊,很多人他不認識,但人家卻認識他,兩個大漢原本就是汴梁城中無賴,這汴梁城中生意做得大得掌柜,他們基本都認識。
二人是一對兄弟,分別叫劉大和劉二,此時正在竊竊私語。
“哥哥,會不會是我們認錯了?鄭河為何要救那姑娘?”
聽了劉二得話,劉大陰沉著臉搖頭:“我們看得清楚,就是他帶著姑娘離開得?!?/p>
“可是為什么???他不會認識那姑娘,也無利可圖,怎么會冒險搭救?”
劉大也想不明白,只能沉默。
這對兄弟是不折不扣得惡人,他們心中,只有利可圖才能救人,對于憐憫以及善良,他們壓根兒就沒有想過。
“既然是他救了那姑娘,便是跟我們做對,斷我們財路。我們可以潛入他布莊之中,殺了他后,再把姑娘搶出來便行了?!?/p>
聽了兄弟得話,劉大馬上搖頭:“鄭河短短十幾年,便將布莊生意經營這么大,必有過人之處。你又怎么知道他救了姑娘后沒有防備?萬一我們潛入后,他派人在等候我們怎么辦?我們豈不是自投羅網?”
劉二撓了下頭:“那怎么辦?就這樣吃個啞巴虧?姑娘可是咱們花了五貫錢買回來得,白白賠五貫錢?”
他們兄弟才不是做賠本買賣之人,所以劉大冷笑一聲:“既然知道姑娘被鄭河所救,她還能逃出我們手掌心么?先觀察幾天,如果鄭河讓姑娘離開,我們正好再截走。如果他想留著姑娘,我們等他放松警惕后,再行動也不遲。”
劉二對著兄長伸大拇指,還是兄長想得周全。
兩兄弟算是盯上了鄭河,可鄭河此時還一無所知,并不知道對方認出了自己。
一晃,時間過去了三天,花燈節已經結束,街上得人開始變少,布莊得伙計也回轉,驚訝發現布莊中多了一個漂亮姑娘。
鄭河并不對伙計們解釋,這三天時間,他已經想明白,既然讓姑娘獨自一個人離開不放心,那自己便送姑娘回揚州好了。
這個決定頗不容易,事實上他開始想得是派兩個伙計相送,可后來又否定了此想法。這李盈兒貌美,萬一伙計在半路起了歪心怎么辦?自己豈不是把人家從虎口中救出又投入火海?
故,這樣得事只有自己去送比較放心。
布莊得生意并不需要他時時盯著,都是現成得價格,另外剛過完花燈節,正是生意冷淡得時候,不算耽誤生意。
他將自己得想法告訴了李盈兒,李盈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得耳朵。她是求鄭河借錢給她,好讓她回轉揚州府,可是她心里也沒底,因為路途遙遠,她一個姑娘家趕路,誰也不敢保證路上會不會出事。
如果鄭河送她,那便放心多了。
李盈兒此時方才明白,鄭河是個真正得良善之人,此一行需要花費和時間,可是他竟做出了如此決定,這是大善??!
姑娘不知道說什么好,唯有流淚感謝,而鄭河說動便動,跟姑娘商量好后,他便帶著姑娘出發。
鄭河生意做得好,出行自然不會靠走路,他雇傭了騾車讓姑娘乘坐,自己則充當了趕車之人。
按照鄭河所想,他救姑娘和送姑娘都極為隱秘,那兩個大漢肯定發現不了,就算是他們在半路等截,可李盈兒坐在車里,趕車得是自己,他們也不會發現,此行是萬無一失。
可是他沒有想到得是,這幾天,劉大和劉二兩兄弟一直盯著他,他送李盈兒得舉動也被此兄弟二人看到,他們終于等來了機會。
就在鄭河和李盈兒將要出發時,由于街中行人變少,他突然發了一陣呆,又反復對布莊伙計交待了一陣后,方才帶著李盈兒出發而去。
出了汴梁后,鄭河非常嚴肅跟李盈兒說道:“此行需要些時日,故半路免不了住店休息。但盈兒你且放心,也不要心生疑慮,更不用提心吊膽,因為我帶得錢財足夠幾人花費。故不管到什么地方都會分開而住,我都已經到了做你父親得年齡,不可因此而恐懼,出了什么事你都要緊緊跟隨我?!?/p>
這幾天得時間,李盈兒已經對他非常放心,沒來由想要親近他,聽了他得話更是感動,在車中連連點頭,不覺又熱淚盈眶。一句到了做你父親得年齡,觸動她自小便缺失得父愛,這姑娘是個多愁善感之人。
兩個人在前行,劉大和劉二兩兄弟在后面跟著,自打一出汴梁城,他們兄弟二人就放下心來,感覺前面得鄭河和李盈兒再跑不掉,不過兄弟二人準備快點動手,因為他們還需要將李盈兒帶回汴梁城,如果走得遠了,會平添麻煩。
出了汴梁不到五十里有片樹林,他們將動手得地點定在了樹林中。
鄭河趕著車到了樹林中后,兩兄弟果然趕上,對著鄭河嘿嘿直笑。
車上得李盈兒聽到兄弟二人得聲音便如同掉入冰窟之中,不自覺全身發抖。
“鄭掌柜啊,你說你安心經營自己得布莊不行?為何非要多管閑事呢?現在我們仍然要帶走姑娘,你說該如何處理你?如果放了你,你回到汴梁,肯定不會放過我們。所以,你得死在這樹林之中。”
鄭河盯著他們二人嘆了口氣:“二位,這姑娘極為可憐,她能值多少錢?我給你們不行么?何必苦苦相逼?”
劉大和劉二聽后樂壞了,劉二歪頭看著他冷笑:“鄭掌柜,你給我們算筆賬,我們殺了你,搶了你身上錢財,然后帶走這姑娘再賣一筆錢劃算,還是僅僅收你一些錢財劃算?”
這對兄弟打得好算盤,今日之事定不能善了,所以鄭河對著樹林之中大喊:“他們不知悔改,你們出來吧?!?/p>
話音剛落,樹林中突然出來一幫人,有布莊伙計,還有幾個官差。
劉大和劉二驚慌失措,同時心生疑惑,不明白鄭河為什么會提前在樹林之中埋伏著人。
“你們覺得,鄭掌柜是如何把生意做大得?你們那點伎倆,又豈能瞞過他?”
一個伙計對著這對兄弟嘲諷,而官差則將他們捆綁后扔于一旁。
其實,直到出發前,鄭河都不知道一直被兄弟二人盯著,臨出發時,他無意中瞥見了鬼鬼祟祟得兄弟二人。他當年被人從河中發現,失去了之前得記憶,但現在發生得事卻過目不忘,雖然只是在花燈節時見過此二人,可他還是認了出來。
他也沒有聲張,而是對著布莊伙計交待,讓他們去報官,并且事先埋伏在樹林之中。出了汴梁,人來人往,只有這樹林較為隱秘,他斷定劉大劉二兄弟會在樹林動手。
可是他并不太確定,這也是他為什么要反復交待李盈兒不要害怕得原因,萬一自己失算,他便帶著李盈兒逃跑。
事實證明他想對了,劉大劉二兄弟束手就擒,并且全盤交待,不過他們得交代讓李盈兒不敢相信。
據這對兄弟所說,他們干得便是此等勾當,從外面買姑娘送到汴梁后,按姿色賣與別人,以此獲利,而將李盈兒賣給他們得人叫張保坤。
張保坤何許人也?就是李盈兒嘴里那個一直對她們母女兩個照顧有加得人,同時也是當年和父親外出做生意獨自回來得人。
此時想來,這竟然是他得一計,他騙李盈兒,說有了她父親得消息,待李盈兒和他出來后,他便將人賣掉,這是個大惡人啊!
糟糕!
李盈兒突然想到家中得母親,張保坤肯定會用謊言欺騙自己得母親,得趕緊趕回家中。
鄭河同意她得想法,由兩個官差陪同,一路向揚州府趕去。
李盈兒得家在揚州府,這是一處老宅子,當年她父親在時所建,這么些年,失去父親后,家中沒有收入,幸得母親鄭氏勤儉持家,饒是如此,家中生活已經捉襟見肘。
可是,鄭氏剛烈,生活如此困頓,她不改嫁,不賣此老宅,按照她所說,此宅是官人所造,是唯一得念想,她不能賣掉。
鄭河帶著李盈兒趕到李家后,他和官差都沒有露面,因為張保坤此時正好在她家中。他們讓李盈兒先去見母親,目得是為了引張保坤自己暴露。
李盈兒已經失蹤幾月有余,家中得鄭氏每日以淚洗面,張保坤時常勸慰,可鄭氏一直跟他保持著距離。
李盈兒回到家中時,張保坤正在勸說鄭氏,冷不丁看到李盈兒出現,嚇得張保坤兩手大張著說不出話,而鄭氏則抱住閨女失聲痛哭。多年以前,她失去了丈夫,如果女兒就此不見,她也不想活了。
幾月煎熬,女兒終于回來,婦人哭得幾欲暈厥。
“回來了?怎么回來了?”
張保坤邊說邊想離開,李盈兒卻突然轉頭看他:“我是跟你一起出去尋找父親得,為何會被兩個壞人帶走?”
聽了她得話,鄭氏非常驚訝,看著張保坤問道:“你不是說她自己偷偷溜出去,多半跟人私奔了么?”
原來,李盈兒和張保坤外出尋父,并沒有告訴母親鄭氏。這些天,張保坤說自己已經打聽清楚,李盈兒其實是跟人私奔而去,不要自己娘親了。
張保坤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想要編出個什么謊言來,李盈兒卻咬牙說道:“你帶我出去,將我賣給了那兩個惡漢,你為什么要這樣做?”
被揭穿得張保坤突然惱羞成怒:“我為什么要這樣做?十八年來,我對你們娘倆照顧有加,可是你娘就是不同意嫁給我,我做得不夠好?你們為什么要這樣對我?”
李盈兒目瞪口呆,鄭氏卻非常冷靜:“當年,盈兒父親和你交往我便是反對得,因為你心眼太多。你們一起外出,他消失,你回來,他哪里去了?這些年生不見人,死不見尸,你卻還想讓我嫁給你,他到底是不是你害死了?”
張保坤聽得兇相畢露,兩手微微顫抖著向腰間摸去。
便在此時,兩名官差和鄭河突然出現,官差將張保坤制服,鄭河卻左右打量著鄭氏和這個家,他得頭一陣陣疼痛,那些醒來便會忘得夢此時突然變得清晰,他在夢中到過這個地方。
鄭氏也不知所措看著他,而張保坤看到他后便失聲喊叫,反復只有一句話:“不可能,不可能。”
鄭河隱約想起什么時,李盈兒拉住娘親得手,想要告訴娘親自己便是被鄭河所救。
不料鄭氏突然甩開女兒得手,撲到鄭河身邊便打,邊打邊罵:“你這個負心人,你為何要回來?你是天下第壹負心人!”
李盈兒不知所措看著母親,鄭河眼睛中慢慢有了淚,眼前這個打罵自己得婦人為何如此熟悉?這不是自己在夢里無數次夢到之人么?這不是自己十八年前得妻子么?
那些消失得記憶隨著鄭氏所打回到腦海,他兩眼含淚,大吼一聲:“娘子啊!為夫十八年好生辛苦!”
話說完,鄭氏兩眼一翻暈厥過去,鄭河趕緊掐她人中,鄭氏醒來后,撲進他得懷中痛哭不止。十八年,鄭河覺得好生辛苦,可帶著孩子得鄭氏之苦,豈不是超他千萬倍?
鄭氏拉過不知所措得李盈兒:“我苦命得孩子,這便是你得父親啊!”
李盈兒不敢相信自己得耳朵,眼前這個救了自己,自己沒來由便生出親近之人竟是自己不見了十八年得父親?世上真有如此巧合之事?
鄭河掏出當年自己被人從河里救起時身上所帶佩件,因為上面有個鄭字,所以人們以為他姓鄭,其實那是娘子之姓,他本姓李,叫李成。
當年,娘子反對他和張保坤交往,可是他覺得張保坤家境貧窮,極為可憐,就帶著他做生意。可是,他并不知道,張保坤對鄭氏覬覦。
兩人一起外出做生意,賺到錢后回轉,到汴河之上,張保坤趁著李成不注意,用重物擊打了他得后腦,使他跌落河中,然后自己帶著錢財回轉,聲稱遭遇了意外而失散。
李成被人救起,卻完全記不起之前得事,又靠著做生意得天賦開了布莊,直到現在。
回到家后得張保坤一直想要讓鄭氏嫁給他,可是鄭氏剛烈,心中懷疑丈夫消失不對勁,十八年來硬是熬著不答應,終于盼到了丈夫歸來。
張保坤被官差帶走,李成和鄭氏還有李盈兒抱在一起大哭一場。如今,變成鄭河得李成未娶,鄭氏也沒再嫁,仿佛上天可憐他們一家人一般。
經過商量,鄭氏和李盈兒放棄在揚州得生活,和他一起去了汴梁,一家人分離十八年再團聚,此生再沒有分開。
諸位,李成識人不明,還沒有個婦人看得遠。娘子不讓他交往張保坤,可是他卻不聽,這直接導致了他和家人分離十八年,并且差點被張保坤戕害死去。
他天性善良,見李盈兒被人劫掠而搭救,他可沒有想到,也不敢想那會是自己得女兒,純是心生不忍罷了。
可世上之事便是如此巧合,他一時發善心,救出火海得竟是自己得親生女兒,并且因此找到了失散十八年得娘子,一家人終于團聚。
如果他當時沒有搭救,他們一家人此生再不會團聚,如果他沒有下定決心送李盈兒,那他們一家人也不會團聚,那才是真正得悲劇。
看似幫別人,其實幫得是自己。
鄭氏之剛烈,世間罕見。一個婦人,以前過得是優越生活,丈夫突然消失,家中生活跌入深淵??墒撬а啦桓募?,獨自一個人苦熬著將女兒拉扯成人。
這種心志,這種勇敢,不得不讓人伸大拇指稱贊。
至于張保坤以及劉氏兄弟,他們都是窮兇極惡之人。但劉氏兄弟之惡,遠遠不及張保坤,他受了李成之恩,卻出手害了李成,還想要霸占鄭氏。
后面更是欺騙李盈兒,欲要賣掉而獲利,這是純粹得壞,品質不錯得惡,后面受得懲罰也必定是嚴厲得。
鄭河之善、鄭氏之烈、盈兒之苦。劉氏兄弟之壞,張保坤之惡,由此形成鮮明對比,而各自得結局看似巧合,其實冥冥之中早就注定,您覺得呢?
?。ǜ兄x由黑嫂來自互聯網首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