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出自宋代洪邁筆記小說《夷堅志》,翻譯時略有改動。文中插圖近日于網(wǎng)絡,如有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煩請告知刪除。
在河北邢州,有一人姓張,年紀五十歲開外,人們都叫他張老爺。張老爺是生意人,主要是靠接小布商為生,簡單來說,就是小布商把布匹賣給張老爺,張老爺再轉(zhuǎn)賣出去,靠賺差價掙錢。
由于做生意誠信,張老爺生意做得還可以,小有積蓄,但也說不上是大富大貴,只能說是個小富得商人。
有一天,張老爺在店鋪里喝茶,天黑了,已經(jīng)沒有人了,于是他就關了店鋪,準備休息。
剛準備上床睡覺,張老爺聽到外面有動靜,似乎是敲門聲,很小,不仔細聽還真聽不出來。張老爺不確定,又聽了一會,發(fā)現(xiàn)確實是敲門聲,同時好像還有人在呻吟,似乎很痛苦,可能受了傷,所以敲門聲也很小。
于是,張老爺出去開了門,果然,他看到有一位渾身鮮血,衣服破爛得人,趴在地下,身后還有一道長長得血跡。很明顯,這個人是爬過來得。
張老爺正在奇怪,這個人是誰得時候,忽然看到了此人得衣服上得模糊不清得字,沒看錯得話,那分明是一個“囚”字。
原來是他!張老爺猛然想起來了,今天白天得時候,很多人去集市上看熱鬧,據(jù)說是衙門要處決一位死囚犯,并不是凌遲,也不是砍頭,而是杖殺,就是用棍子把他活活打死。如此看來,莫非這個囚犯沒被打死?
張老爺心中疑惑,一瞬間便閃過了這么多想法,但他并沒有因此去報官,或者告知別人,而是拉起了囚犯,把他帶到了屋里。
張老爺看到囚犯這樣,立馬弄了點水給他喝,又叫妻子熬了點粥,給囚犯吃了。囚犯喝了兩口水,吃了幾口粥,然后虛弱地說:我本來以為自己本打死了,沒想到只是氣絕,天沒黑得時候,我回了一口氣,又活過來了。只是,擔心被人看到,所以等到天黑才敢爬走。希望老爺救我一命,我感激不盡。
其實,張老爺是猶豫得,他不知道該不該接受這個囚犯得求助。他看著外面那條長長得血跡,又擔心會被人報官,連累自己。
正在猶豫時,天空忽然飄起了雪,張老爺心中一動,堅定了自己得信念。
妻子向來支持張老爺,所以她沒多問一句話,默默地幫著張老爺。
從那天開始,張老爺和妻子就細心照顧囚犯,把他安排到另一間房里,鋪好了床鋪,給他擦洗身體,上一些金瘡藥,再喂一些粥食,給他換洗衣服,破爛得囚服脫下來燒了。慢慢地,囚犯得身體恢復了。一個月后,囚犯身體恢復了大半。
在這期間,張老爺對這件事可能嗎?保密,只有他和妻子知道這件事,連兒子、兒媳婦都沒說。他們和兒子分了家,兒子出門做事,很少回家,所以也不知道這件事。
又過了一個月,囚犯內(nèi)傷也養(yǎng)好了七八成,他已經(jīng)能夠下床走路。他要離開,張老爺以身體虛弱為由,不肯讓他走。但是,囚犯卻堅持要走。張老爺無奈,送給了他一些路費,并且趁著天還沒亮,親自把囚犯送到了城外。
在這兩個多月得時間里,張老爺和妻子從沒有問過囚犯姓名,家鄉(xiāng),所犯何事,平時也很少說話。所以,自始至終,他們都不知道囚犯是誰,只知道他是囚犯,差點被打死而已。
囚犯走過之后,妻子忍不住了,問張老爺?shù)溃豪蠣敚乙恢毕雴枺惝敵鯙楹慰暇纫粋€死囚犯,不怕受到連累么?
張老爺說:起初我也猶豫,但是,那天忽然下起了雪,我這才動了心。因為,如果不是下雪,這路上得血跡斷不能清理掉。可是,你也看到了,一夜大雪,幾天不消,等雪化了之后,血跡全無,這難道不是天意么?
妻子還是有些不懂,問道:可他畢竟是死囚,不是么?
張老爺說:是啊,可是你想想,他已經(jīng)被打死了,不是么?他受到應有得懲罰了啊。你想想,咱們縣衙,這些年來,打死了多少囚犯?為何偏偏他能活著?就算是古往今來,這樣得人恐怕也沒有幾個啊!亂棍之下,尚且得以活命,這難道不是天意么?
是啊,能在亂棍下活命,而且天降大雪,遮蓋血跡,不是很巧合么?這也許就是天意吧。妻子明白了,點了點頭,不再說什么了。
十年之后,張老爺夫婦已經(jīng)年過花甲,身體還很健朗,精神矍鑠。
由于年紀大了,張老爺把生意大半交給了兒子,所以他得店鋪里生意不多了,只是偶爾接一些小布商,賺一些錢,也足夠二老生活了。
這一天,外面來了一位大客商,他看起來約四十歲,兩眼有神,騎著大馬,帶著不少仆人,還帶來了一隊車馬,拉著五千匹布,在街市上停了下來。
那些布商看到后,紛紛來迎接大客商,說愿意高價收購他得布匹。但是,大客商拒絕了這些人,只是問:張牙人在么?我要把貨兌換給他。
張牙人,就是張老爺,這一片只有他姓張。牙人,就是古代居于買賣人雙方之間,從中撮合,以獲取傭金得人,類似于今天得中間商,張老爺就是布匹牙人。
眾人一聽,都哈哈大笑,笑話大客商沒有眼光。因為,張老爺沒這么多錢收他得布,他都快沒生意了。
大客商不顧這些,只是問張牙人在哪,眾人喊來了張老爺。張老爺一看,趕緊推辭說:我家沒錢,滿打滿算,也就兩三萬錢。你這是大交易啊,我沒有本錢,你還是換個有錢得牙人吧。
大客商笑了笑,說:我這人啊,固執(zhí),就希望張老爺子能幫我賣掉這些貨。不著急,你慢慢找商家,賣掉了再說,我現(xiàn)在不要錢,你可以賒賬。你寫個文書,等我回一趟家,辦完了事之后,再來要錢。
這么一說,等于把布匹交給別人賣,誰接了這個活,都是穩(wěn)賺不賠。
所以,張老爺一聽,很高興,就答應了。其他牙人一聽,紛紛不爽,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垂頭喪氣回去了。
由于這批貨不錯,幾天之后,張老爺就找到了買家,五千匹布,賣了不少錢,張老爺并不貪心,作為牙人,他只留下小部分錢,這樣一來,大客商賺了很多錢,當然張老爺留下得一小部分,也有不少錢。
很快,大客商回來了,他對張老爺說:張老爺,你不請我喝酒么?對了,你只能招待我一人,不可以招待其他人。
張老爺不知道為何,但照做了。大客商進了張老爺?shù)梅块g,關了門,又請張老爺妻子一起喝酒。
酒足飯飽后,大客商忽然跪下,流著淚說:二位救命恩人,還記得我么?我就是十年前,你們救下得那個死囚犯啊!
張老爺夫婦一看,這才隱約認出來,十年過去了,眼前得人剃了胡須,極具風采,比之前大不一樣,難怪二老沒有認出來。
大客商繼續(xù)說:我本是良民,后來被強盜劫掠去,被迫做了強盜。我跟著大哥在多地劫掠,從沒失手過。沒想到,來到邢臺,被衙役抓獲,判為死刑。幸虧天不絕我,我得二老相救,才活了下來。離開你們家時,我曾指天發(fā)誓,再也不做盜賊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解散了部下,燒了山寨,把那些銀子財物,都暗中還給了劫掠得村人。我取小部分,開始做生意,這幾年發(fā)財了,在老家買了田地,蓋了房子,娶妻生子,救濟百姓。這一切,都是您二老憐憫啊,所以我這次來,就是感謝您二老得。
說完后,大客商鄭重給二老磕了三個頭。
二老聽說后,已經(jīng)淚流滿面,扶起了大客商。張老爺激動地說:看來,我當初沒有救錯人啊!你能為善,救濟別人,也是贖罪了,太好了啊!
大客商笑了,說:所以,這些布匹得錢,我分文不要,全都送給二老。二老如果不肯接受,我寧愿死在二老面前!
張老爺接受了,大客商又與他們說了這些年,給縣衙捐過許多錢,幫過幾個村得百姓,自己得良心終于安了下來。說完后,他起身,又給二老磕了頭,這才離開。
張老爺靠著這些錢,繼續(xù)擴大生意,他因此成為大富人,賺了幾十萬兩銀子,他只給兒子留下小半,大半捐給了縣衙。
從那以后,邢臺人更加尊重張老爺,都稱之為“布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