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A股上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44%至3534.32點,深證綜指漲0.74%至2414.40點。科技股走勢仍然較好,創業板綜指漲1.32%,科創50指數漲2.45%。
大金融漲跌互現,地產股以跌為主。消費白馬走勢平平,茅臺、五糧液下跌,但一些二三線白酒股表現相對較好,如水井坊、汾酒等。其余消費白馬走勢大多稍弱,如海天味業、恒瑞醫藥等下跌。權重股中的部分汽車股表現較好,如長城汽車、比亞迪等。此外,有色金屬股也有所上漲。整體來看,權重股中走強的僅是少數,故主板股指漲勢溫和。
北向資金全天單邊凈買入59.19億元,連續3個交易日的凈賣出現象暫告一個段落。雖然A股中的科技股不錯,但周一港股的一些內資科技股跌幅較大,騰訊控股、美團、快手等顯著下跌。港股的恒指跌0.59%,恒生科技分類股指大跌2.28%。
港股中的科技股大跌對A股的科技股就算有些聯帶影響,應該極有限,原因是:港股及A股中的科技股其實是不太相同的。
港股科技股以模式創新企業居多,比如港股中有不少巨無霸型互聯網股,而類似于芯片等科技制造產業鏈相關的硬核科技企業相對較少,與“卡脖子”相關的科技股占比遠遠少于A股。
周一科技股漲多跌少,士蘭微漲停,思瑞浦漲10.29%。上周末有利好傳言的聞泰科技大漲9.48%,但未能封死漲停。
雖然主板中也有科技股,但雙創板中的科技股更多,而這兩個板塊均有強制業績預告。由于多數科技公司業績情況不錯,故這個板塊最近能反復走強,雙創指數表現也更強。
此外,周一首批5只雙創ETF在滬深交易所上市成交活躍,一方面間接提振了雙創個股的市場人氣,另一方面這類基金火熱預示著權重稍大的雙創科技股將迎來增量的主動或被動配置資金。
雖然多數科技企業業績情況不錯,但并非所有科技股的業績均亮眼,所以投資者在參與時應保持冷靜,提防某些品種的業績不及預期。投資者應重點提防那些偏向題材的品種,重點提防那些業績偏向遠期兌現的品種,如鴻蒙概念股等。
科技股研究起來天然會有難度,普通投資者不妨分散持有。另外,類似上述雙創ETF之類基金其實也可考慮。
相對更重視確定性的投資者仍然可配置一二線消費藍籌,也許得做好短期內無法盈利的心理準備。我個人感覺科技股這波熱炒還會延續一陣,至少延續至業績預告期結束后,科技股漲過頭后很可能會進入大幅震蕩,屆時消費藍籌品種或許會出現資金回流。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