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分享一位朋友的小作文,從她的小作文里,我似乎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以下是正文:
這是我登的一座高山,當時只有我一人。當快登上去時,我卻停了腳步。我怕上到山地后,不是我想象的場面。
如果,我現在給我的高中學習狀態作一個評價,那肯定是“很努力,很辛苦,但是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和最初的目標相差八千里。”可是,當時的我已經很努力了呀!
因為高中的努力并未得到回報,一上大學,我便開始擺爛,一直都不想學習。現在是大一學期的第十二周,我想,我真的很有必要思考一下了。
“努力”、“拼搏”這兩個詞有什么好處,我想大概是,當我們玩得很嗨,一點兒也不想學習時。這兩個詞突然出現在我們的腦海里,然后自己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要好好學習。
可是,這兩個詞也會為我們的學習帶來負面的影響啊!當我們正在玩時,突然想到了要努力,要拼搏,還能有愉快玩耍的心態嗎?再者,我們似乎默認了去努力,去拼搏,是辛苦的,是累的。這樣,我們還未開始學習便知道努力學習是一個辛苦且枯燥的過程。那我們還何談從學習中發現樂趣,從而使學習成為快樂的體驗呢?
回想我那辛苦且乏味的高中生活,我似乎天天提醒自己“拼三個春夏秋冬,換一生無怨無悔!”現在想來,當時的斗志滿滿竟是讓我在學習上頹廢的一個重要因素。當時的我每天都很累,每天都把拼搏掛在嘴上,記在心里。仿佛我最重要的是提醒自己去拼搏,而不是從書中獲取知識,從考試中獲得經驗。
這或許也可說為“假努力”,只知道讓自己在距離目標幾千里的地方不停轉圈,折磨自己。而是放下心里一定要怎樣怎樣的想法,去發現學習的樂趣,讓知識成為自己真正所得的東西。可能,當時真的抱著輕松愉快的心態去學習的話,會更好些吧!可惜現在的我不能回去驗證了。
一次,在某音上看到一條文案“如果回到高二的一天,你在操場上看到正在跑步的你,你想對你自己說什么?”我仔細且認真地思考了好久,最終我會對那個,高度緊張嚴格要求自己地我說:“嘿,放輕松些,別那么嚴格要求自己,好好地去思考,按自己的時間去做,別和其他同學比對時間的利用。”
現在回頭望,發現那時的自己真的好可憐,好可悲。似乎除了那一腔熱血,別的什么也沒有。忙忙碌碌了三年,最后學了一錄取分數比我的高考分低83分的專業。好像真的是,什么也沒有做好啊!
所幸,我對這個專業還有一點喜歡,不至于讓我的生活那么沒有希望。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正確的道路,過上自己最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