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原文: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
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
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
[字釋]
平旦:平,地平線;旦,太陽。指太陽停在地平線上的時候,清晨、
合夜:黃昏向黑夜過渡之時,即暮夜。
雞鳴:丑時,對應現代時間的凌晨1時至凌晨3時。
【感受】其實這段不用翻譯,首先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就是說陰陽無絕對,可轉化、總有二者并存的時候。
那一天陰陽的規(guī)律:上午陽氣正時旺盛狀態(tài)、生發(fā)趨勢,陽中之陽;下午陽氣也足,但太陽是降落而陽光減少的趨勢,陽中之陰;日落到半夜陰中之陰,太陽降落后也是逐漸遠離至地球另一端;半夜到清晨時陰中之陽,即使太陽沒升,但也是在地球另一端逐漸靠近我們的。最后點人也跟從自然規(guī)律,有陰陽的區(qū)分。
原文: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
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
言人之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
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
【感受】這段也易懂,人整體看,表面之外為陽,之內為陰。與前篇生氣通天論中的“陽因而上,衛(wèi)外者也”“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毕嗪魬?br>具體到人身體的陰陽:背為陽,腹為陰。
人五臟六腑看陰陽的話,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后文會具體講五臟和六腑的功能屬性的區(qū)別就可以分出陰陽。后面具體解釋?,F在先知道并記住就好。
原文: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
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
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
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
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
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
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此皆陰陽、表里、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感受】這里開始細分五臟中又如何分陰陽了。
在之前四季調神大論中“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少陰不收,肺氣焦?jié)M。逆冬氣,則太陰不藏,腎氣獨沉。”這段就與其承接了。
春生少陽,陰中之陽,在身體對應的是屬陰的肝,人體腹為陰,春病針灸砭石就在腹部;
夏長太陽,陽中之陽,身體對應屬陽的心,背為陽,夏病針灸砭石就在背;
秋收少陰,陽中之陰,身體對應屬陽的肺,背為陽,秋病針灸砭石就在背;
冬藏太陰,陰中之陰,身體對應屬陰的腎,腹為陰,冬病針灸砭石就在腹;
脾為陰中之至陰,冬病針灸砭石在腹。
所以在身體與外界的聯系的維度上,外為陽,內為陰;
在整個身體維度上,背為陽腹為陰;
在身體內的五臟六腑的維度上,六腑為陽,五臟為陰;
再細一點在五臟維度,心、肺為陽,肝脾腎為陰。
萬物皆可分陰陽,所以藥材也因為陰陽屬性的區(qū)別,就能針對身體調整陰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