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大家日常烹調(diào)不可或缺的一種調(diào)味料。據(jù)了解,早在2400多年的《論語》中已提及醋字,這說明人類食醋的歷史十分悠久。醋古稱“酢”,別名醯,又稱苦酒和“食總管” ,是一種以糧食為原料發(fā)酵的酸味液態(tài)調(diào)味品,種類繁多,有米醋、白醋、香醋、麩醋、酒醋等,其中米醋和陳醋相對更受歡迎。著名的有山西老陳醋、鎮(zhèn)江香醋和浙江玫瑰米醋等。
醋的味道酸澀,略帶苦味(古稱“苦酒”),還帶有較強的刺鼻味。少量用醋可以調(diào)味增香,但大口呷醋卻也許會令人舒服。歷史上留下過不少關于醋的神奇?zhèn)髡f,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四則與“醋”相關的小故事。
(1)吃得三斗醋,方做得宰相
相傳,唐代名相魏征對醋有特殊的偏好。唐太宗有一次大宴群臣,席上有醋芹三杯,魏征一見食欲大開,當即據(jù)案大嚼,統(tǒng)統(tǒng)下肚。嚇得同僚盧邁嘆曰:“如此食醋,又怎么能受得了呢?”大口喝醋是要有相當膽量和受耐力的,而“吃醋”一詞出于宋呂本中《官箴》:“王沂公常說‘吃得三斗釅醋,方做得宰相’,蓋言忍受得事”。比喻居高位者應當氣度恢宏,遇事要能寬容、忍耐,與“宰相肚里好撐船”是一個意思。古人也常有“肚量大如海,吃得下三斗醋”之說。
(2)醋而官運亨通
唐代有一位軍使叫李景略,一次他設宴招請屬下軍官。判官任迪簡遲到,按例罰酒一觥,但軍使粗心,將醋當酒。迪簡素知軍使生性嚴酷,只好硬著頭皮喝下,一觥醋下肚后,結(jié)果吐血而歸。軍中將士聞得此事,都為他不平,也佩服其有膽量。李景略死后,眾人表請任迪簡為主帥,任自此卻平步青云,由御史中丞、軍使一直做到節(jié)度使。由于他的發(fā)跡起因于喝醋,故時人稱之為“呷醋節(jié)度使”。
(3)埃及艷后喝醋養(yǎng)顏
美國電影巨星伊麗莎白曾主演《埃及艷后》而聞名于世。影片中的克麗佩得拉七世是古埃及著名的皇后。相傳,這位皇后美麗的容顏與喝醋有關。有一次,皇后與他的情人,即羅馬將軍安東尼打賭,看誰能夠在一次用餐中能花掉更多的錢財。克麗佩得拉就用醋溶解天然的珍珠,一飲而下。結(jié)果,她不僅贏得了勝利,還由此而獲得了絕世的美貌。
可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古埃及皇后也難逃養(yǎng)顏的醋飲料的誘惑。如今,市面上最常見的開罐即喝醋飲,以蘋果醋為主,其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健康酸爽、解膩無腹擔,適合老中青各年齡段的人放心飲用。總之,多喝醋,有好處。
(4)對抗王旨,房夫人舍命喝醋
房玄齡為唐王朝統(tǒng)治立下過汗馬功勞,被唐太宗李世民土封他為宰相。一天,太宗打算賜他幾名美女作妾,不料遭到房玄齡婉言謝絕。后來才知道,是房夫人堅決反對。李世民不由大怒,皇帝的話,一個女人竟敢不依!此時李世民想出一辦法,叫人裝好一壺“酒”,送給房夫人,并傳旨:如不服從,請飲此毒酒自盡。房夫人毫無懼色,端過酒壺,一飲而盡。過了一會兒,房夫人只覺得酸味撲鼻,滿口酸水流出,人卻安然無恙。這時李世民不由大笑起來,說:“房夫人真是個能吃醋的女人!”原來,壺中裝的不是毒酒,而是醋。房夫人為維護一夫一妻制與和睦的家庭生活,抗命喝醋,這本來給后世留下的是一段佳話。但后世將“吃醋”多當做女人嫉妒的代名詞。
你還聽說過哪些有關【醋】的小故事,不妨在評論區(qū)與大家分享一下。
*以上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部分圖片來源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