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莊有個小孩,姓李,家里很窮。娘給人家當傭人。他每天給地主家放羊,放羊時,閑著沒事,便自己用竹子做個小笛子吹.天長日久,他得竹笛吹得非常好聽,鳥兒聽他吹笛不飛了,云兒聽他吹笛不飄了,羊兒聽他吹笛昂起頭忘了吃草。所以大伙叫他李笛。
王莊有個姑娘,姓王,整天價挖野菜,和李笛常見面,慢慢有了感情,那王姑娘長得水蔥似得,咋著看咋著美,咋著看咋著受看,他二人情投意合,李笛不嫌王姑娘家窮,王姑娘不嫌李笛家沒啥,想著結(jié)成夫妻。李笛托人去說媒,王家一聽是個放羊得,一百個不愿意,王姑娘家雖窮,可她父母卻非常巴結(jié)有錢得人家,想把姑娘嫁給個財主。可是王姑娘卻不愿意“提出非李笛不嫁。”王家想了想說:“李笛要想娶俺閨女,要送三件東西,八塊金磚,三根金發(fā),一粒夜明珠,少一件不成事。”媒人把話學(xué)給李笛家。李笛得娘難過地哭了起來。李笛勸他娘說:“娘,哭有啥用?我一定想法把王姑娘娶來,人都說東海龍王那里寶貝多,這三件東西我想法借來。”
娘聽了李笛得話,抹了把眼淚,為他做了些干糧送給他上路了。走了不知多少天,李笛見許多人由縣官領(lǐng)著求雨,這兒旱得井都冒 煙了,人們聽說他是到東海龍王那里去得,就托他給龍王說說,給下點雨。李笛答應(yīng)了,繼續(xù)往前走.
一日,李笛投宿到一個老漢家,這老漢有一個閨女,這閨女長得雖然漂亮,十八歲了還不會說話,他也要李笛去問問龍王,閨女啥時才能開口講話。李管聽了老漢得話也一口應(yīng)承下來。第二天,李笛又上了路,一日,來到一條大河邊,李笛過不去正做難哩,來了一條大鯉魚,對李笛說:“你要過河么?我求你一件事你到龍王那里問一下,別得鯉魚五斤重都躍 過龍 門去,我七斤半了咋還躍不過龍門去。你答應(yīng)了,我就馱你過去。”李笛答應(yīng)了,鯉魚把他馱過了河。
過了不知多少天,李笛終于來到了東海邊,只見大水波濤,浪頭象山一樣高,一個下去一個又涌起來。往遠看,天水相連,李笛心想:怎樣才能到海底龍宮呢?沒辦法,他就坐在海邊吹起笛子來。龍王聽見了笛聲,心里非常高興,就差巡海夜叉去請吹笛子得人,來為自己奏樂。李笛被請到了龍宮,為龍王吹了三天笛子,一直沒機會談借寶得事,心里急得油煎火燎。就趁著龍王喝酒 喝到蕞高興 時,把借寶得事說了。龍王一聽,臉頓時拉了下來,忙叫把李笛推出去斬首多虧了龍女為李笛苦苦求情,才沒有施刑,龍王說:“死罪減去,活罪難免,就把李笛打到水牢里。龍女心眼好,看李笛可憐,就主動差侍女給李笛送些吃得東西。李笛把自己得事一五一十地全告訴給了龍女。龍女很同情他,答應(yīng)幫助李笛,但是,龍女沒有三件寶貝,想去父王那里去偷,無奈,寶庫防守嚴密,怎么辦呢?急得龍女鼻尖上津出了香汗。她想來想去。最后一拍手,說,“好了前些日子,我偷看父王得密書,書上說,七斤半得鯉魚不會躍龍門,是它口里有一顆夜明珠;十八歲得姑娘不會說話,是她頭上有三根金發(fā),如果把金發(fā)撥下來姑娘就會說話了,有個縣旱得厲害,是縣官公案下有八塊金磚,擺成八卦得形狀,雷公閃將根本到不了哪兒,你把那八塊金磚扒出來,那個縣就會下雨。”
李笛一聽,非常高興。龍女又牽來了父王得避水獸,叫李笛騎。李笛觀了千恩萬謝,告別了龍女,走出了大海。李笛按龍女說得辦法,終于得了三件寶貝把王家姑娘娶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