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2月19日,將迎來春季第二個節氣雨水,所謂“雨水”顧名思義就是反映降水情況的節氣,因為降水的多少也關系著后期的天氣走勢,所以雨水節氣也備受人們的關注,那么雨水天氣情況有啥預兆呢?其實老一輩總結的農諺也給出了答案,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雨水不見水,驚蟄倒春寒這句諺語的意思很好理解,意思是說到了雨水節氣卻沒有降雨,那么到了驚蟄節氣可能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
正常來講,立春后西伯利亞冷氣流就會減弱,南方的暖濕氣流則開始增強,并逐漸向北轉移,冷暖氣流碰撞(雨水節氣)就容易出現降雨,降雨后天氣也開始出現回暖。不過天氣由寒變暖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氣溫波動的情況。
若是雨水節氣沒有出現降雨,而且天氣回暖速度較快,那么到驚蟄節氣就很容易遭遇寒流的侵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倒春寒天氣,所以也就有了“雨水不見水,驚蟄倒春寒”的農業諺語。
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這句諺語意思是說如果雨水節氣比較寒冷,那么到了驚蟄節氣就較為暖和,相反如果雨水節氣的天氣比較暖和,那么到驚蟄節氣就比較寒冷,甚至出現倒春寒的天氣。
從這兩句諺語中可以看出,如果雨水節氣沒有出現降雨,春季很有可能出現倒春寒天氣。另外,如果雨水節氣比較暖和,到了驚蟄節氣可能會比較冷(可能會出現倒春寒天氣,上述兩句諺語意思基本差不多)
春季天氣多變,此時正是越冬作物返青以及春播時期,如果這時出現倒春寒天氣,對越冬作物造成凍害等影響,同時還要推遲春播春耕工作,這些對農業生產都會有很大影響,所以也提醒大家提前做好倒春寒預防工作,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關注“肥仔農經”,帶你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