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醫護人員雖然很累,但睡不著或睡不好,出現失眠的情況,作為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咨詢的專家,您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案例?如何引導他們改善睡眠?
陸林:“有一些是由于在這種環境當中晚上睡不著覺,我們要有限行為的干預。比如我對失眠的醫務人員,就告訴他,你除了用安眠藥以外,最好是到時候就要睡覺,不要去看一些負面的信息,不要去糾結一些我們暫時不成功的救治案例。盡量讓他通過呼吸翻身訓練,甚至一些睡眠的認知治療,盡快地能夠恢復體力。”
在馳援醫護人員抵達前,我們會看到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崩潰大哭”,哭完后又繼續返回工作崗位的新聞,讓人十分心疼。當然,隨著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的支援到位,現在情況應該好多了。這種“崩潰大哭”在心理學上是什么反應?是否需要對其心理干預呢?
陸林:“像這樣的精神崩潰大哭的醫生,我們要了解他是不是一過性的。如果他因為今天的工作實在是太累,沒有休息,還有很多人得不到救治,從心理上有這種焦慮、緊張、沮喪、崩潰、哭泣的情況,但休息一段時間就恢復了,問題就不大,他可以繼續回到隔離病房去幫助病人。如果他休息一段時間,仍然不能恢復,心情還很壓抑,那就暫時不建議再回到病房,要休息了,甚至需要專業的治療。”
我們知道,武漢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定點醫院每天前來看病的人很多,患者有時等候時間長了難免心煩意亂,可能會出現辱罵醫生等醫患矛盾和糾紛。醫護人員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況呢?
陸林:“有些醫生被病人辱罵,可能心理受影響,心情很不好,我們希望這些醫護人員可以在家練瑜伽,有條件的話在屋里慢跑,然后轉移一下注意力,不要想這個事情。看看書,跟家里人通電話,或者跟領導通電話說一說,再不行找心理醫生給他一些放松的技巧,把注意力從被辱罵的這種情緒轉移過去。”
有一個詞,叫創傷后應激障礙,英文簡稱PTSD。我們的一線醫護人員有沒有可能出現這種精神心理問題?現在能為他們做些什么?
陸林:“我們在所有的災難上都遇到,當時沒有癥狀,但這個災難過去了,很多人的心理問題就表現出來了。所以我們希望及時干預,減少以后這樣的事情發生。除了繁忙地對病人救治以外,希望醫生每天能夠有半小時的活動,比如練練瑜伽,定時的睡覺,每天能睡夠7個小時,能夠保證吃飯的時間,然后盡量地做到心態平和,這樣他的身體健康,未來的心理健康就能夠得到保證。”
總臺央廣記者:朱敏、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