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吉利與沃爾沃又要搞事情!六問六答 這些是你應該要知道的 來源:雪球綜合
即便放了個大長假,李書福也沒有閑著。
此前,資本市場對吉利與沃爾沃的“婚姻”給出過預測,多數意見認為吉利或將出售沃爾沃另覓新歡,或者讓沃爾沃獨立上市融資。而吉利董事長李書福選擇了第三條路:吉利與沃爾沃攜手共進。
2月10日,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分別發布公告稱,雙方正籌劃進行業務重組,重組后的資產將通過吉利汽車香港上市公司上市,并將考慮未來在瑞典上市,使得瑞典的股民和投資人可以直接投資。十年之后,吉利與沃爾沃又要搞事情了。六問六答,這些是你應該要知道的。
怎樣看待十年后的這次重組?
吉利和沃爾沃如果完成重組,吉利和沃爾沃組合的新公司不僅能提升雙方吸引中國資本的能力,也對接和擴大了雙方全球資本市場的能力,會發揮“1+1>2”的效果。到那個時候,無論是從銷量還是市值來看,這個新集團才能夠有力量和底氣與全球一流的汽車集團和公司進行正面的交鋒。
雙方重組目的在哪?
吉利在公告中表示,借助此次重組,雙方將組成一家強大的全球集團,實現成本結構和新技術開發的協同效應,以應對未來挑戰。沃爾沃汽車表示雙方正在籌劃業務整合,從而組建一個更加強大的全球企業集團。吉利方面回應此次重組的根本是為了投入、降本和財務,通過合并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是核心。
什么時候實施,什么時候完成?
目前雙方的合并還沒有制定明確的時間表,雙方將在就重組條款達成一致后,匯報給各自的董事會和股東會批準。獲得監管機構批準后,交易將視當時市場情況并依據香港證券交易所規定進行。
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CEO 漢肯·薩繆爾森
另外,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將成立聯合工作小組,由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CEO漢肯·薩繆爾森協調工作小組評估此次戰略機會,制定重組建議書,提交雙方董事會審議。但有接近吉利、沃爾沃的內部人透露,這一總市值或近2000億元人民幣的跨國重組案,將在今年年內完成。
旗下品牌何去何從?
根據公告顯示,重組后的公司將保證沃爾沃、吉利、領克和Polestar(極星)各自的獨立性,不會因重組而同化。
后續整合關鍵點在哪?
盡管目前雙方只公布了大框架,但從近幾年吉利與沃爾沃汽車的規劃可以判斷,雙方不僅在“新四化”上實現大規模的投入,還將在全球汽車產業合作中開展極具想象力的合作創新。可以看出,吉利與沃爾沃汽車合并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吉利正在通過全球合作的形式加快汽車產業發展效率,運用更多合作形式加快發展效率,應對汽車產業內外部結構調整。能夠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轉折的關鍵時刻成為潮流的引領者,最終成為一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企業。
重組對雙方的未來有何影響?
10年過去了,從最初業內均不看好的這段”身份懸殊“的聯姻,到現在,吉利成為自主汽車品牌的佼佼者,而沃爾沃的全球銷量也突破了紀錄。
對吉利來說,他們獲得了寶貴的經驗與技術的持續輸入,為他們日后謀求更高的發展平臺打下堅實基礎。吉利汽車2019年取得了136.2萬輛的銷售業績,是中國汽車品牌的銷量冠軍。
而對于沃爾沃來講,他們通過吉利的關系打開中國市場,以中國市場為基礎謀求世界范圍內的復興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2019年,沃爾沃汽車全球銷量約為70.5萬輛,同比增長9.8%。這也是沃爾沃汽車成立93年以來,年度全球銷量首次突破70萬輛大關。其中,在中國市場年銷量為16.1萬輛,同比增長18.2%。
如今,兩者準備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以把握新的機遇和面對諸多挑戰。由于吉利和沃爾沃之間的良好互補,重組后的公司可能會成為中國第一家世界性的汽車企業。現在中國市值最高的汽車集團為上汽集團,總市值為2483.90億元人民幣。吉利與沃爾沃當前的市值之和約為2389.4億元人民幣。
目前吉利集團市值在160億美金左右,而沃爾沃保守估值在160億到200億美金之間,兩者的重組會誕生一個出貨量堪比寶馬,市值約300億美金的大集團。這個市值基本與福特公司相當,并可能超越上汽集團,成為市值最高的中國汽車集團。
未來,隨著雙方業務的進一步重組,協同效應將持續強化。一方面在業務環節,從技術研發、生產前端進行協同,促進吉利技術水平提升,同時在銷售環節進行深度協同,吉利有望將銷售網絡延伸至國外,真正的“走出去”。而對于沃爾沃,重組將助其繼續鞏固在全球市場的地位,提升市場占有率。
吉利與沃爾沃的這十年
2020年,是吉利收購沃爾沃的第10個年頭。在探究未來之前,不妨先來回顧下這10年。
2010年3月,吉利控股以18億美元代價從福特手中斬獲沃爾沃汽車100%股權。通過收購,吉利與沃爾沃雙方都有了脫胎換骨的變換,在多個方面展開了密切合作。
2012年3月,吉利與沃爾沃汽車簽署技術轉讓協議,將聯合開發小排量、高性能、綠色環保系列發動機和環保型的小型車平臺,以及電動車、插入式混合動力車等新能源汽車總成系統技術。
2013年,吉利成立歐洲研發中心,與沃爾沃聯合開發了用于雙方新一代產品的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CMA架構。目前,沃爾沃、領克和吉利品牌都推出了采用CMA架構的新車型,這一架構也成為目前三大品牌新車型開發的核心技術之一。
在生產領域,納入吉利麾下的沃爾沃汽車很快得以在中國建廠,到2014年,沃爾沃汽車在華已經擁有兩座整車工廠和一座發動機工廠。
除了在研發生產領域的合作之外,雙方在追求協同效應的路上也越走越近。2017年,吉利與沃爾沃成立領克汽車合資公司和吉利-沃爾沃技術合資公司;2019年10月,吉利進一步宣布,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正在探討合并旗下發動機業務可能性,研發生產領先的動力總成及混合動力系統。根據計劃,新業務單元將成為獨立的動力系統供應商,也可以為其他整車廠商供貨。
寫在最后
近年來,中國車企收購國外品牌的例子并不少,但大多數車企都是花錢買教訓。不過,也有成功的案例,像2010年吉利收購沃爾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而目前,汽車產業處于結構性轉型的關鍵階段,電動化大勢所趨,傳統能源依舊是主流。對于吉利和沃爾沃來講,雙方可通過規模化效應來削減成本,整合資源、團隊及技術,進一步強化集團內的合作與協同作用,來面對競爭愈加激烈的車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