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博騰股份:收到瑞德西韋中間體訂單函 也是達蘆那韋供應商 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博騰股份:收到瑞德西韋中間體訂單函,也是達蘆那韋供應商
博騰股份收到了 Gilead Sciences, Inc.(吉利德科學)在研抗病毒藥物 Remdesivir(瑞德西韋)的中間體訂單確認函件。
2月7日晚間,重慶博騰制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騰股份,300363)公告稱,近日公司已收到核心客戶吉利德科學在研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中間體訂單確認函件。公司將密切關瑞德西韋的中國臨床試驗進程,并積極與吉利德科學團隊做好溝通協調,做好全方位的準備。截至目前,該在研藥物的相關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暫未確認,能否成功治療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瑞德西韋是美國藥企吉利德科學的在研新藥,是一種核苷酸類似物前藥,能夠抑制依賴RNA的RNA合成酶(RdRp)。這款在研藥物原本是針對埃博拉病毒研發的,剛剛在美國的一起案例中被證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效。
2月5日下午,中日友好醫院王辰、曹彬團隊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宣布啟動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研究。這意味著,這個近日網絡熱議的抗病毒藥物,正式開始進入臨床試驗。
當天,澎湃新聞記者也從吉利德科學獲悉,吉利德已與中國衛生部門達成了協議,支持對2019-nCoV感染者開展兩項臨床試驗,以確定瑞德西韋作為冠狀病毒潛在治療手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吉利德無償提供研究所需的藥物,并為研究的設計和開展提供支持。
據悉,臨床試驗的入組患者共計761例,其中輕、中癥患者308例,重癥患者453例。研究將執行隨機雙盲試驗,以評價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當天,互聯網上關于這一藥物短時間內已在761位患者身上“全部顯效”的說法甚多。曹彬在回答記者詢問時說:“臨床研究今天才開始,怎么可能知道結果?”他強調,科學研究需要時間。
此前,中日友好醫院曾對外介紹,這項臨床研究計劃的結束時間是4月27日。
不只是瑞德西韋,博騰股份還是另一款被專家提及的潛在有效藥物達蘆那韋的中間體供應商。
2月7日,博騰股份在公告中透露,達蘆那韋的研究成果是基于體外細胞實驗的初步測試數據,其臨床效果暫未被證實,能否成功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據博騰股份介紹,近日,公司關注到相關新聞報道,2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李蘭娟院士建議,將阿比多爾、達蘆那韋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同時,公司互動平臺、投資者熱線也陸續收到部分投資者就公司是否給達蘆那韋供應中間體的證實咨詢。
博騰股份表示,經核查,達蘆那韋又名地瑞那韋(Darunavir),系 Johnson Johnson(強生,Janssen Sciences Ireland UC 系其旗下注冊地位于愛爾蘭的子公司)的抗艾滋病原研藥物,公司為強生達蘆那韋/地瑞那韋(Darunavir)的核心供應商,雙方在本項目的合作已持續近十年。2018 年及 2019 年(未經審計),公司服務的強生達蘆那韋/地瑞那韋(Darunavir)的相關產品(含中間體及原料藥)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