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天21.6萬套防護服 杜邦中國調境外庫存產能馳援上海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上海每天消耗幾萬件防護服,援兵來了!
春節假期迅速反應,杜邦六天時間全球調配21萬余套防護服助力“戰疫”
記者 劉錕 吳衛群 杜晨薇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上海的醫用防護服屢屢告急。看到危機,杜邦中國當即聯合全球團隊,將亞洲范圍內的庫存調配至上海,并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實現快速通關。本市家紡企業也主動申請轉產,借調機器增加流水線,開足馬力全天候生產防護服。
境外庫存產能持續馳援
援兵來了!1月28日晚,一架滿載杜邦防護服的東航包機降落上海浦東機場。數以萬計的防護服被輸送至“抗疫”戰場,為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專業防護。
1月23日,看到疫情危機,尤其是抗疫一線防護服短缺,杜邦中國個人防護商務總監戚敏召集團隊,果斷停止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時值春節,國內工廠很難馬上復工,杜邦中國當即聯合杜邦全球團隊,決定緊急將亞洲范圍內的庫存調配至上海。
上海市商務委外貿發展處負責人說,杜邦公司對其境內外產能及庫存進行反復排摸核對,在境外物資資源方面,明確其柬埔寨工廠13.9萬套防護服庫存,并在最短時間內與上藥集團簽訂采購合同。
杜邦方面表示,上海有關部門還專門協調安排了東方航空最大的一個倉位來運輸空運物資。抵滬當晚,上海市政府多個部門負責人等候在現場。醫用防護服準入要求比較特殊,入關時間較長。對此,上海市商務委與市藥監局、市衛生健康委和上海海關等單位緊急協商,對用于防控疫情的涉證進口物資明確按“先放行、后檢測、再使用”方式,由上海海關憑市商務委出具的《先予放行函》先予放行,極大縮短了通關時間。
據透露,鎖定貨源后,根據杜邦通報的貨物體積、重量,上海市商務委會同東方航空公司設計物流方案。在確定向國家民航總局申請包機流程較為復雜、耗時較久的情況下,及時調整為民航腹艙運輸,并由東方航空重大活動辦調撥空客330大型客機運輸。
除了緊急征調海外資源,杜邦鎖定其浙江黃巖工廠更高等級防護服5000套、安徽合肥工廠工業級防護服庫存7.2萬套,也在同一時間運抵上海。據統計,僅用6天時間,杜邦中國上海分公司即在國內外籌措防護服21.6萬套運抵上海,全部用于上海疫情防控。杜邦公司已確認,其柬埔寨工廠2月份防護服產能將繼續供應上海。
除了支持上海,1月31日,杜邦宣布將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向疫情嚴重地區捐贈最急需的防護服1.6萬件,以及價值超過80萬元的益生菌產品,這些捐贈物資將于2月10日至13日抵達。
家紡企業轉產防護服
昨天上午,位于奉賢區西渡街道的水星家紡正式啟動防護服的全天候生產,當天產量可達到700件以上。預計到本周末,隨著人員的逐步到位,以及各道工序的充分磨合,該企業防護服日均產量將穩定在2000件以上。
今年春節期間,獲知上海市當前防護服緊缺,水星家紡主動與相關部門聯系,希望能夠轉產從事防護服生產。1月31日,水星家紡正式接到市經信委相關通知,開展協助生產。
水星家紡行政部副總監王力告訴記者,上海原本生產防護服的企業只有零星幾家,但防疫期間,上海日均消耗量要達到幾萬件,產能嚴重不足。水星家紡盡管此前沒有生產過相關產品,但具備生產其他紡織品的設備和產能,“轉產相對容易。”
由于企業先前沒有生產防護服的經驗,公司緊急派遣三名有過服裝生產工作經歷的員工去往位于奉賢區奉城鎮的一家防護服公司進行學習,當天上午就帶回了所有關于防護服工藝、規格、版型等方面的技術參數。到了下午,一款樣衣已經制作完成,并立刻送往防護服公司進行標準確認。
為了保障生產,水星家紡將原本生產家紡產品的車間調整布置成為防護服生產專用車間,并將流水線增加至10條,一部分鎖邊機、平車(縫紉機)等從其他工廠臨時調來。而原材料方面,通過全市調集物資,已得到充分保障。
2月2日,企業正式向所在園區提交開工申請。鑒于企業生產的是疫情防控必需品,奉賢區立即批復準許開工生產。
責任編輯:陳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