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或受A股情緒波及,超級大牛中國醫療集團半日大跌幾近腰斬 來源:21財經APP
長假期間最高暴漲超30倍的中國醫療集團(8225.HK),如今迎來了股價的腰斬。
2月3日11:30分,中國醫療集團股價下跌達40.93%,股價下跌至1.14元/股,而該股價較其日前最高點已下跌達71.10%。
在業內人士看來,該公司的股價暴跌不排除受到A股市場下跌的情緒傳染。
“A股市場的這種恐慌情緒客觀上會影響到港股市場的估值,同時A股的開市,可能也會為市場釋放出一些與疫情有關的公司和標的,而中國醫療集團也并不再特殊了。”北京一家私募機構投資經理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節長假期間,中國醫療集團從0.113元的“仙股價”一路漲至最高達3.91元。
資料顯示,中國醫療集團是一家新藥技術公司,主要從事抗感染藥、心血管系統用藥、神經系統用藥、胃腸道消化系統用藥、抗糖尿病藥和抗腫瘤藥的研發生產。
不過,中國醫療集團的財務規模卻相對有限。2019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僅為3961.00萬元和1501.00萬元。
股價的大起大落背后,與中國醫療集團恢復生產了一種抗病毒藥物——利托那韋有關。
該公司曾公告稱,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特別專案組研究發現利托那韋(Ritonavir)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有抑制作用和療效報告,而目前該公司關聯公司萬全萬特廈門有限公司是一家唯一國內歷史生產過該產品制劑,同時擁有原料批文,申請相關專利和已經向國家藥監局申請重新恢復生產。中國醫療集團表示將負責進一步臨床研究和申報工作。
據了解,利托那韋本身為抗艾滋病藥物,其作用阻斷形成病毒顆粒所需的聚蛋白,使病毒顆粒保持在未成熟的狀態,從而起到減慢艾滋病毒等在細胞中的蔓延等作用。
“比如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從機理上說,這種藥是抗RNA逆轉錄,阻斷聚蛋白的形成,在抗新冠和抗艾的邏輯是相似的,不過這種藥物雖然有一定的抗緩作用,但距離徹底治療還有很遠的距離。”中科院的一位研究員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家組成員王廣發在年前遭遇感染并確診后,曾使用該藥物進行自我治療,而1月24日,國際藥企艾伯維也曾宣布,將捐贈價值千萬元的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克力芝)助力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該藥物能否為中國醫療集團的實際業績構成支撐,仍然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從生產到投入市場需要一個過程,相關藥物屬于抗艾滋病藥,此前存量相對有限,但即便后期需求增大,在應對這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相應的價格管控應該還是存在的。”一位醫療行業PE機構人士表示,“產能上來之后能否得到市場響應,以及實際的臨床效果,都是需要面對的不確定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