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他在銀行有貸款和信用卡欠款合計總量15萬多元,每年不需要還本只需要支付1萬多的利息,不會擴大貸款規模,就可以靠這15萬元的貸款生活。很多人可能都奇怪是怎樣做到的,他卻說很容易,而且沒有網貸、沒有抵押、不需要關系幫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曾經有一些人吹噓以借貸資金為生就可以活得很滋潤,并以為是找到了一個不用工作、不用賺錢、僅僅一年支付1萬多的利息就可以很好的生活的方式,并讓很多人羨慕嫉妒恨。
現實真的會如此嗎?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可以效仿嗎?這種生活方式可以持續下去嗎?
這種狀況一般只有幾種可能:一是銀行貸款;二是網絡借貸;三是信用卡透支。
首先,從銀行貸款情況看,貸款15萬元不還本只付息可以維持嗎?結果到底是怎樣的?
銀行貸款雖然也有一些長期貸款,但長期貸款一般都會每個月還本付息,不管是等額本金還是等額本息都需要償還一定的本金的,不償還本金的銀行貸款只有短期貸款。
銀行短期貸款不僅貸款審批較難,而且到期以后要還本付息。雖然有一些所謂的循環貸等品種,但是也不會超過3年五年的期限。
從銀行貸款的角度看,貸款長期只付息不還本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銀行對貸款的用途審查嚴格,即使到期再貸款也需要重新審查貸款用途,所以,長期只付息不還本是完全無法做到的。
其次,從網絡貸款的角度看,是不是可以只付息不還本呢?結果你絕對想不到
曾經有很多人在網絡上借貸,實際上網絡也有三種:一種是各銀行和貸款機構通過網絡方式辦理的貸款;第二種是網絡借貸平臺發放的貸款;第三種是類民間借貸機構以網絡的方式發放的貸款。
銀行和貸款機構通過網絡發放的貸款,只付息不還本的方式是根本不存在的,必須按期還本付息,這是網絡借貸最嚴格的要求。
網絡借貸平臺發放的貸款一般來說時間都比較短,而且利率相對較高,至于只付息不還本更是不可能的。
網絡民間借貸的方式雖然可能有一年以上的貸款期限,也可能是一次性還本付息,但是根本不可能只付息不還本長期使用資金。
無論是從網絡借貸的哪種方式貸款,只付息不還本都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三,銀行信用卡以卡養卡的只付息不還本的方式是最有可能的,那么,可以持續嗎?答案是意外的。
從理論上講,上面所說的欠款15萬元、每年付息1萬多元而不用償還本金,銀行信用卡的方式是可能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以卡養卡的行為。
現實中,也確實有很多人通過以卡養卡的方式實現了那些的生活方式。
現在網絡上各種以卡養卡攻略比比皆是,并信誓旦旦地說是沒有成本地過上幸福的生活,甚至有的明確說不需要工作和賺錢,只是通過以卡養卡的方式就可以輕輕松松地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快樂生活。
但實際上,各種以卡養卡攻略和提額建議只是誘導一些信用卡持卡人愿意承擔一些高成本的資金使用方式,現實中會導致一些持卡人陷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難以自拔,最后導致萬劫不復難以償還的境地。
如果我們簡單地以經濟成本來說,以卡養卡的方式成本是非常大的。以卡養卡的前提是信用卡取現,而這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另外疊加每日萬五的日息,僅日息萬五也就達到了年息18%,這種高成本的以卡養卡也是造成一些人信用卡金額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一些人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另外就是信用卡“以卡養卡”非常容易逾期,不僅僅這種生活會產生自己不花錢或者花很少的錢就可以生活的很好的幻覺,這會進一步刺激人的消費欲望,更重要的是,如果操作不到位極容易產生逾期,而一旦逾期就會造成全部信用卡逾期。
同樣的是,信用卡管理新規和征信系統二代以后,以卡養卡已經越來越難,甚至可以說以卡養卡將失去了生存的基礎。
2017年銀監會發布了《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加強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銀監辦發〔2017〕49號),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調整信用卡取現的還款政策從緊控制,明確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原則上不享受免息還款期或最低還款額待遇。從以前信用卡現在可以分期還款調整為信用卡取現在下一個信用卡還款日一定要全額償還,同時還要收利息和手續費。這將導致通過信用卡套現的方式實現只付息不還本難以延續。
2019年11月18日,中國銀聯下發《關于開展收單機構信用卡違規代還專項規范工作的通知》,明確立即關停信用卡違規代還業務,這將對那些通過信用卡違規代還業務維持付息還本也不可能。
同樣重要的是,目前新的征信系統中對各種信用卡交易都在系統中全面體現,所以信用卡的發卡銀行會對所有的信用卡交易進行分析判斷,對那些頻繁取現、頻繁交易的行為進行監控,一旦發現有套現等行為,銀行將會降額甚至封卡處理,導致信用卡以卡養卡將失去生存的可能。(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