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紅周刊》
十二生肖一輪回,轉眼又要到鼠年。相比十二生肖中其它動物,“鼠”在一般人印象中并不算太好,類似“過街老鼠”、“膽小如鼠”、“鼠目寸光”、“抱頭鼠竄”等等成語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詳,對“鼠”的貶義成分無疑較多。而在股市中,損公肥私、大搞利益輸送的“老鼠倉”更是廣大股民深惡痛絕的行為。所幸,隨著監管決心和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鼠倉”被逮了個正著,也有“老鼠倉”悲催到虧錢還被罰款,淪為笑柄的同時也引人警醒。
其實,“鼠”雖然在現代人眼中負面印象較深,但十二生肖它卻是穩居第一,連老對頭貓都沒有上榜。顯然在十二生肖誕生的時候,鼠在遠古先人的印象中并不壞,甚至有些特長還獲得認同,比如身手敏捷、繁殖能力超強,讓遠古先人希望能夠擁有鼠這方面的特質,希望能借由鼠的一些特點實現興旺發達,因此將其排名第一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對投資者來說,如果在股市交易中能做到像鼠一樣快速反應、快進快出,進而讓自己的賬戶市值增長像老鼠繁衍一樣快,也不失為美事一件,甚至是大部分股民所向往的。
“鼠”在文化和股市投資中,同時具有正反不同的意涵,也是相當有趣的現象。在A股市場短短30年的歷程中,此前僅有的兩個鼠年也有天差地別的表現。1996年的鼠年首個交易日從當年的3月4日開始,當天上證指數大漲8.87%,到這一次鼠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也就是1997年1月31日,上證指數上漲超過70%,可謂一個相當不錯的牛市;而2008-2009年的鼠年表現則完全相反,這個鼠年從2008年2月13日到2009年1月23日,上證指數下跌超過56%,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熊市。雖然兩次鼠年股市截然不同的表現,和當時市場各方面因素有關,特別是后面一次更疊加了全球金融海嘯的境外因素,不能將罪魁禍首歸因于鼠,但評價兩極的鼠在A股市場上的生肖年表現也出現巨大分化,也是相當有趣的巧合現象。
相比之下,春節長假之后即將開始的這個鼠年,或許和前面兩個鼠年不同。在鼠年開市之后不久,新的《證券法》就要在3月1日開始實施,注冊制取代實施多年的核準制,意味著A股將進入一個制度變革的新時期,在嚴刑峻法進一步推進的同時,將上市交易的更多自主權交給市場來決定。對投資者來說,未來受到類似“老鼠倉”違法行為的侵害有望減少,但多元上市和并購重組的推進,投資者成為參與實驗的“小白鼠”的風險也會增加。不過,是否當“小白鼠”,自主權還在投資者手上,畢竟市場上還有很多比較穩健的品種可供選擇。
筆者在這里祝福各位投資者,在鼠年能夠學習到鼠的靈活敏捷的精髓,在市場風云變幻中不斷騰挪轉移、踩準波動節奏;如果很難效仿的話,倒不如以靜制動,做一個“安安靜靜的捕鼠器”,在大概率會有表現的板塊中做好耐心潛伏,等待獵物的到來,比如估值極度壓縮、行業逐漸好轉的銀行股、周期股等,以及一些科技主題指數成分股中估值較低、還在低位徘徊的品種,比如科技100指數成分股中的華邦健康、聚光科技、利亞德、木林森等。無論如何,面對沒有把握的機會,投資者都不要重倉參與去做“小白鼠”,爭取鼠年讓自己的賬戶像鼠群的快速繁殖那樣,實現快速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