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根據全球頂尖金融界資訊公司“彭博社”發布的最新數據。我們知道,截止到目前為止,全球共計50多家銀行,都在宣布裁員的消息。計劃將會裁員7.78萬人,創下了2015年以來的最高記錄。于是大家紛紛開始,懷疑是銀行淪為“夕陽產業”了嗎?曾經的風光無限,竟在今日“勒緊褲腰帶”。
而且,銀行裁員計劃已經不是第一年了。在過去的6年時間內,幾乎全球的銀行,就沒有停止過。6年的時間,裁員人數已經突破42.5萬人次。其中,最多的一次,便是9.1萬人次的2015年。
而根據彭博社的報道,今年的這7萬多的裁員計劃中,以歐洲銀行最具“代表性”。共計裁員數6.35萬人,占了總裁員人數的82%。緊隨其后的分別是北美銀行和拉丁美洲。雖說我國國內的數據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但是我們依舊能夠“窺探”到一些訊息。
去年上半年的時候,六大行就已經裁員3.4萬,遠超2018年全年的2.8萬。而作為銀行中的“大哥”,工商銀行一家銀行就已經裁員超過1萬人。難道,種種跡象,都在表明,銀行竟淪為“夕陽產業”,其實還真的未必。
首先,之所以裁員,也是因為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以及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尤其是后者,隨著越來越多的崗位,被機器或者人工智能取代。進行裁員,也已經是正常的合理配置。而且,即便是現在,銀行依舊是“躺著也掙錢”的行業。綜合而言,不僅不是“夕陽產業”,還有可能是“朝陽產業”。到底怎么一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什么是夕陽產業呢?它是對那些趨向衰落的傳統工業部門的一種形象稱呼?;镜奶卣骶褪牵盒枨笤鲩L減速或者是停滯,產業收益率低于各個產業的平均值,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而目前銀行的狀態,明顯沒有這樣的特點。
我們可以以平安銀行為例,在2012年至2016年的五年凈利潤數據中,每年的凈利潤都是在增加的。2012年的時候,凈利潤就高達13512百萬;等到2016年的時候,凈利潤已經達到了22599百萬。所以,就平安銀行而言,這幾年時間里,它的凈利潤還是呈現出上漲的趨勢的,而并非是下跌。所以,銀行行業肯定不會是所謂的夕陽行業。
其次,銀行在市場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毫不夸張的說,銀行一個人就能牽動諸多行業的命脈。就連現在大熱的房地產行業,都受其影響。銀行給各行各業,創造財富的機會。而作為這樣的一個角色,只需要和其他的企業,或者機構打通服務的渠道,銀行甚至可以每天不做事,就能有錢進賬。完全就是“躺著也掙錢”的行業。這樣的行業如果也是夕陽行業的話,我們干的工作又是什么呢?
所以,銀行已經“淪為”夕陽行業,絕對是無稽之談。隨著時代的進步,銀行甚至還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創造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