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24日開始,在武漢市蔡甸區的知音湖大道武漢市職工療養院所在地,擁有1000張病床的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現場,千余名建筑工人鏖戰正酣。
25日下午3點半,武漢市防疫指揮部舉行調度會決定,本月將再建一所擁有1300張病床的醫院,并將其命名為雷神山醫院。
火神山、雷神山——兩所特殊醫院的名稱格外霸氣響亮! 這兩個名稱有著什么來歷呢?
筆者昨天通過多條信源了解到,將于2月3日前建成交付使用的火神山醫院,其“火神山”并非屬地的原名,它是近日被建設者們賦予特殊意義的最新命名。原來,楚文化傳說中的湖北乃古楚之地,而楚國人被認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祝融(帝嚳)則是黃帝的子孫。 人的肺部五行屬金,火克金。 而荼毒人類肺部的新型冠狀病毒懼怕高溫,火神正好能驅瘟神,于是“火神山”之名應運而生。
至于雷神山,也是對應著中國民俗文化的傳說:雷神是懲罰罪惡之神。 凡有違背人倫法理且犯下不可饒恕罪責者,則將遭受五雷轟頂而斃亡。 這便是“雷神山”一名的來歷。
今天的中國,舉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一場防控阻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民戰爭正在取得勝利,此刻有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加盟”,人們的精神力量更加充分!
直擊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視頻來了
由中建三局牽頭,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等3家企業參建的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將用于集中收治新型肺炎患者,被稱作武漢“小湯山醫院”,預計于2月3日前建成。
除夕夜,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燈火通明,各種機械開足馬力,這是一場攻堅戰,建設者爭分奪秒,力爭早日完工。
本是闔家團圓的節日,疫情當前,一線將士們卻只能躲在臨時板房里,甚至站在路邊,端著盒飯當年夜飯,匆匆吃完又投身施工。
目前,火神山醫院項目場地整平工作基本完成,鋼筋、管材陸續進場,預計25日晚完成碎石鋪筑。 現場共有管理人員200人、工人500人,后八輪自卸車160臺、挖機80臺、推土機30臺、壓路機10臺。中建三局城市投資運營公司、綠色產業投資公司、房地產公司人員也已相繼入場,參與現場施工、后勤保障等各項工作。
項目部施工人員自身的防控也至關重要。目前,湖北省建筑行業首支城市救援隊——中建三局“中建?藍天使”城市救援隊4名隊員已經入駐火神山醫院項目,由隊長王永紅帶隊,為項目提供專業的施工安全和疫情防御措施交底服務。對現場管理人員和勞務工人進行每天早晚2次體溫檢測,叮囑進場作業人員每4小時更換口罩一次,并每日對生活區消毒兩次,并在項目部設置備用隔離房間2間,如有體溫異常人員,將立即采取隔離措施,并第一時間上報。
不僅如此,河南退伍老兵王國輝,大年三十自駕300多公里,從河南沈丘到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將自己種的8000斤蔬菜捐獻給項目部,到達時已經是晚上9點。他說:“看到武漢人民眾志成城、攻堅克難,我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盡管時間已到年關,但看到武漢各種食材需求緊張,他還是毅然出發了,“把菜送到,心里才踏實。”來源:長江日報報業集團高級記者 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