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月25日電 (唐貴江 關悅)春節來臨,1月24日20時,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南沙港海新冷鏈查驗平臺,依舊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關員馬滕飛正在和同事對一柜澳大利亞牛肉進行現場查驗和采樣,在他身后,還有停靠在查驗平臺待查驗的裝載有德國、巴西凍豬肉等集裝箱車輛。
“快過年了,節前進口冷鏈食品量較大,冷鏈查驗任務最重,我們也是最忙的,干到晚上8、9點很正常。”為不影響貨物的品質,冷鏈查驗平臺溫度全天候控制在10℃左右(冷庫溫度在-18℃以下)。在這樣的低溫環境下,馬滕飛像陀螺般快速穿梭于各個卡位之間,精準完成每一次規定作業。
馬滕飛(左)和同事在查驗進口車厘子 張曉聰 攝臨近春節,南沙口岸冷鏈貨物量增長迅猛。2020年1月上旬,進口冷鏈貨物重量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達到230%。面對高速增長的冷鏈食品進口量,南沙海關支持和推進綜合性封閉式冷鏈查驗存儲一體化設施建設,并創新、配套“證書預審”“提前申報”“船邊直運”“查驗調撥移柜”等便利措施,實現貨輪、碼頭、冷鏈查驗中心間流轉“零縫隙”、查驗“零等待”,流轉耗時平均降低0.5天。
作為南沙港冷鏈查驗崗位的“老關員”,每年春節都是馬滕飛最忙碌的時候。
“鑷子、放大鏡、托盤、冰桶、冰塊、定比例糖水……”,在查驗之前,馬滕飛仔細清點了各項查驗工具。“之所以需要如此細致的準備,原因在于鮮食水果較高的檢疫風險。”馬滕飛拿起一枚車厘子介紹,“以這顆車厘子為例,其風險點在于可能攜帶檢疫性實蠅,它是全世界公認的水果殺手,必須將其擋在國門之外。”
馬滕飛(左)和同事在查驗進口車厘子 張曉聰 攝目前,企業獲得國外官方衛生證書后,就可以聯系南沙海關進行單證預審核,縮短了查驗過程中辨別證書真偽、航程審核的時間。冷柜到達碼頭后,海關實施“船邊直運”,經過港區預放行,下達調撥指令,可直接運到冷鏈查驗中心實施查驗,也大大減少了冷柜在堆場的存放時間。
“以前一票貨,我們的人得從頭跟到尾,場外辦調柜、場內跟查驗,都需要人手,而場內跟單卸貨,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中可誠報關公司經理何先生說,“現在只需要在大廳坐著等結果,人力節約了,安全保障了,通關速度也快了不少,快的話一天就能出證,可以說是‘多、快、好、省’了!”
結束了最后一柜集裝箱查驗工作,工作一天的馬滕飛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他用袖口擦了下,笑著說:“你看,在冷鏈查驗平臺干活,也是會出汗的!”
這樣一個個重復著忙碌的海關人身影,是新春南沙港海新冷鏈查驗平臺上一道道普通而又別致的風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