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居家隔離怎么觀察病情變化?武漢同濟醫院專家給您答案
“居家隔離”是最近去醫院就診的人聽到最多的囑托。可很多人一聽到這個詞就慌了。我是不是“那個”啊?我會不會死啊?我在家里哪里有人管我啊?我什么都不會怎么辦啊?不要怕,不要慌。同濟急診來告訴你怎么辦!
居家就意味著不用住院,不用留觀在發熱門診。這說明什么。說明你的病情相對輕微,是好事。那么我們在家里要做什么呢?居家隔離期間,我們要學會怎么觀察自己的病情,要知道什么情況下必須去就診,要知道怎么吃,怎么住,怎么洗。
誰來照顧?沒錯,身強體壯,熟練掌握消毒隔離措施的,就是你自己了!
怎么接觸?接觸前加一件外衣,盡量保持1米的距離,離開后可以將外衣掛在通風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另外,看護人員與病人共處一室應戴好口罩,口罩緊貼面部,口罩變濕、變臟,必須立即更換。
怎么觀察病情變化?見下表
除了體溫,其他的填數字1~5,1是感覺受不了,非常難受或者非常差,5是完全好轉。如果都是5,那就好了,如果和之前比很多數字變小了,或是某一項到1了,就要趕緊聯系醫生了。
居住:你愛我的距離就是離我一米遠!
房間要暖和,舒適,通風。可以把含有病毒的空氣放出去到室外,讓新鮮的空氣流進來是最基本的要求。
原則:門要小,風要大,單人房,雙開窗。
如果做不到,沒有條件怎么辦呢?那么你愛我的距離就是離我一米遠!
房間里必備物品有:帶蓋的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清理痰液等的多層不透水紙巾、含氯或酒精的消毒濕紙巾、水杯、水瓶、被褥等日常用品以及消遣娛樂物品(手機、平板、書等)。東西越少約精簡越好哦!原則:干干凈凈沒有病,休息娛樂好心情。
其他設施:洗澡、上廁所最好使用獨立的衛浴。如果沒有,從房間到衛浴,用過之后全部都要消毒通風哦。
原則:因地制宜,減少公用。
飲食:單獨碗筷,56攝氏度以上煮燙30分鐘
病從口入,感染也能“吃”出來。衛生是第一位,活禽野味今生不要再見!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很強,存在人傳人現象。所以,要各吃各的!單獨碗筷!單獨消毒!(56攝氏度以上30分鐘)。所以團年飯就算了,劫后再聚才安全。
營養助力“抗”病毒:合理飲食,均衡為主。我們強調飲食方面選擇易吸收、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雞蛋羹,清炒蔬菜,多吃水果。同時別忘了,想吃飯,吃嘛嘛香也是病情好轉的重要征象。
簡而言之:肉魚蛋果蔬粗糧量力而行,吃飽喝足睡夠了才能戰勝病毒哦!
消毒:84消毒液自己配,勤擦拭
手勤洗:洗手洗手洗手手!我們要像嘮叨孩子一樣嘮叨自己。進了病人房間要洗,摸過病人的東西也要洗:手背、手掌、手指、指縫、指關節、拇指和手腕都要洗哦,用洗手液哦,偷懶用水沖一下可不行!
碗獨用:病人用過的碗筷杯壺等所有東西只能他自己用,單獨清洗,能用開水燙的用開水,不能的用摸上去燙手的水泡三十分鐘。
勤擦拭:把30毫升的84(農夫山泉滿滿6瓶蓋)消毒液加到1.5升的農夫山泉瓶里,每天兩次,用抹布浸濕后擦觸碰的物品,如門把手、床頭柜、床架及所有不怕褪色的家具。至少每天用這個消毒水擦或者沖浴室和廁所表面一次。
高溫洗: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病人衣物、床單、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機以60-90攝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
通風好:照顧者住的房間每日開窗通風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鐘。必須要和病人分開時間段啊!
(本文作者:武漢同濟醫院急診內科 嚴麗 黃素芳 商薇薇 儲備 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