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電商行業的快速崛起,中國商用物業受到一定的沖擊,但近幾年,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實體體驗,中國商用物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據招股書顯示,中國商業物業在1999年至2018年的發展投資總額為12.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在2013年至2018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18.7%。
購物中心是商業物業的核心之一,在2013年,中國的購物中心數量僅1517間,由于盈利能力強勁,購物中心增長速度驚人,2018年,中國的購物中心數量快速增長至4642間,年復合增長率達25.1%。
星盛商業是大灣區領先的商業運營服務供應商,在大灣區的購物中心數量排名第四,并在中國其他區域也有多個項目,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在中國16個城市中有38個商用物業項目,總合約面積287萬平方米,其中,57.1%由第三方物業發展商開發。
其實早在2016年,星盛商業就登陸新三板,在隨后兩年多的時間內并無取得實質性發展,而新三板的流動性較差,影響星盛的融資擴張計劃,2019年下半年退出新三板,2020年擬轉戰港股市場向港交所遞表招股書。
COCO品牌深入人心,消費者粘性高
說起星河COCO PARK,想必熱愛購物的深圳年輕人都無人不知曉,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正是星盛的重點項目之一。
星盛主要從事于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及辦公大樓等商用物業,向業主或租戶提供商業運營服務及向租戶租賃商用空間,擁有主題館品牌、包括家居、家庭、運動、健身、美食及社交等主題,品牌系統包括城市型購物中心COCO Park、區域型購物中心COCO City及iCO、社區型購物中心COCO Garden以及高檔家居布置購物中心“第三空間”,其業務范疇主要分為委托管理服務模式、品牌及管理輸出服務模式和整租服務模式。
年輕消費者是新的消費主力,更愿意花費金錢來體驗,為了吸引年輕消費者,COCO Park品牌擁有“時尚、潮流、體驗”的品牌理念,引進時尚潮牌(MANGO、MO CO)、網紅奶茶(奈雪酒屋、Gaga鮮語)、人氣餐飲(禾綠回轉壽司、滿記甜品、許留山)及潮流服飾(阿迪、NIKE)等,因此深受年輕人喜愛,據房地產Top 10研究,星河COCO Park在《2019中國商業地產項目品牌價值Top 10》排名第四。
財務穩健,收入與利潤逐年增長
由于COCO品牌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星盛吸引了大量的COCO Club會員,截至2019年9月30日,擁有約130萬以上的注冊會員,其中64.2%的會員年齡在15歲至50歲之間,是消費能力較強的群體。
得益于COCO品牌的快速崛起及公司購物中心主要所在地大灣區的快速發展,星盛的業績取得穩定發展。星盛的收入由2017年的2.78億元增長18.2%至3.29億元,年內利潤由2017年的0.48億元增長62.3%%至0.78億元,年內利潤增速遠高于收入增速;2019年前9個月的收入2.89億元,同比增長25.3%,年內利潤0.84億元,同比增長36.4%,不僅如此,雖然公司在2019年前9個月的收入低于2018年的收入,但2019年前9個月的年內利潤卻高于2018年的年內利潤,可見,星盛在2017年至今的不僅收入規模及盈利能力在提升,內部的運營也十分有效。但星盛能夠發展如此快速,也離不開行業的快速發展。
人均消費開支增強,商業運營服務市場動力足
近幾年,星盛能夠快速發展,不僅受益于公司的良好運營,也受益于選擇了一個欣欣向榮的行業,正迎合市場的需求。
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全球都有目共睹的,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由2013年的59.3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90.0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8.7%。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商業運營服務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主要有以下幾點的推動。
一、人均消費開支增強。中國人均消費開支由2013年的1.32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1.99萬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購物中心的發展。
二、持續城市化發展。中國的城市化率由1988年的25.8%上升至2018年的59.6%,但相較于美國和日本在2018年的城市化率82.3%及91.6%,中國的城市化率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并且星盛的購物中心主要位于大灣區,大灣區的人均收入遠高于中國的平均水平,城市化的發展需求更大。
三、消費結構的改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更注重以服務為中心的消費,中國與服務相關的消費由2013年的消費總額的38.3%增長2019年首三季度的42.6%,這說明國內強勁的消費,使得商用物業開發的需求擴大。
員工成本不斷上漲,應收款項漲超2倍
雖然商業運營服務市場的空間還很大,但不得不關注的是商業運營服務市場是人力密集型市場,需要大量的人力,員工成本的上漲是服務成本及行政開支的重要部分,于2017年、2018年及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9個月,公司的服務成本中的員工成本分別為45.2百萬元、56.5百萬元及53.5百萬元,分別占同期服務成本的32.4%、35.6%及38.3%;行政開支中的員工成本分別為35.9百萬、36.4百萬元及32.8百萬元,分別占同期行政開支的52.8%、59.6%及68.8%。
據招股書顯示,中國城市地區的員工平均年薪由2013年的5.15萬元上升至2018年的8.24萬元,年復合增長率約9.9%,預計往后每年的員工成本仍然按10%提薪,按2019年前9個月計,員工成本增加10%,將影響年內利潤減少約16.56%。
除此之外,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由2017年12月31日的8.8百萬元增長至2019年9月30日的28.2百萬元,增長幅度超過2倍,加大了公司回收資金的壞賬風險;貿易應收款項的周轉天數由2017年12月31日的12天增長至2019年9月30日的20天,降低了公司的資金利用率。
作者|蔡凱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