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年關降至,豬肉消費也逐漸進入疲軟狀態,豬肉有價無市,生豬價格出現下跌,今日外三元生豬價格下跌了0.13元/公斤,目前為36.33元/公斤,內三元生豬下降了0.4元/公斤,目前為35.09元/公斤,土雜豬為0.36元/公斤,目前為34.52元/公斤。隨著生豬價格的下跌,是不是說終于可以大口吃肉了呢?另外同農民息息相關的玉米價格下跌了1元/噸,目前為1946元/噸,豆粕上漲了4元/噸,目前為2987元/噸。
生豬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春節利好基本已經過去,再加上屠企陸續停工,生豬需求量大減進入了“逢節必跌”的節奏。但是豬價下跌歸豬價下跌,豬肉價格還是繼續保持堅挺,因為現在銷售的豬肉多是屠企此前屠宰儲存的,豬肉生產成本已經固定了,所以在春節前后3、5天的時間,豬肉價格并不會下跌,甚至有可能因為屠企屠宰減少而漲價,所以有人想象的大口吃肉的場景恐怕實現起來有點困難。
為了解決老百姓吃肉難,豬肉價格太高的問題,有關部門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一方面給予生豬養殖政策鼓勵,幫助復養和補欄的豬場解決用地和資金問題,從根本上解決生豬供應不足難題;一方面大量投放儲備肉,滿足當下的豬肉需求,而且投放儲備肉的價格比市場價要低15%左右,還可以解決老百姓吃不起肉;還給予豬肉購買補貼,專門解決經濟困難戶的吃肉難題。據統計2019年全年共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14萬噸,牛羊肉7300噸,而進入2020年至今不足一個月的時間,也已經投放了10萬噸,兩者加起來就是24萬噸。
年后只能吃50的豬肉了?
目前控制豬肉的手段主要是兩手抓,一手抓國內的生豬養殖,但是生豬產能的恢復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因為母豬從出生到可以配種需要7個月,妊娠4個月,肥豬出欄6個月。而且現在的母豬多是三元母豬,在生產性能方面據此前的二元母豬有15%-20%的差距,所以產能的恢復任重而道遠,雖然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實現了觸底反彈,但是距離滿足國內供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起碼現在豬肉供應依然是不足的。
另一手抓儲備肉的投放和進口肉的數量,進口肉一直在不斷加大進口量,不僅現在已經允許的國家進口量在增加,還在不斷增加可進口國家的數量,雖然說2019年進口豬肉總量相比2018年再創新高,但進口的幾百萬噸豬肉距離彌補缺口還有很大的差距。儲備肉方面,雖然在不斷他投放,但受生豬供應不足的影響,補充相對比較困難,所以從開始的一次投放4萬噸,3萬噸變成了后續的2萬噸,投放量越來越少說明庫存也是有限的。
而目前多數地區的豬肉價格都在50元/公斤以上,比如江蘇沛縣豬肉58元/公斤,河北豐潤豬肉元/公斤,四川東坡豬肉56元/公斤,河南上蔡縣豬肉元/公斤,河南扶溝縣豬肉56元/公斤,山東諸城市豬肉62元/公斤,湖南耒陽市豬肉55元/公斤,河北新樂市豬肉54元/公斤,山西壺關縣豬肉56元/公斤,河北新樂市豬肉54元/公斤,山東梁山縣豬肉50元/公斤,江蘇東海縣豬肉53元/公斤。現在已經有很多地區豬肉價格在50以上,那后續豬肉供應收緊的情況下豬肉價格恐怕會更高,也難怪有人說年后只能吃50的豬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