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瑞士達沃斯1月23日電 (記者 彭大偉)英國著名智庫萊加頓研究所(Legatum Institute)近日發布2019年《萊加頓繁榮指數報告》,將中國在“繁榮指數排行榜”上列為第57位,這一排名較10年前上升了8位。
當地時間1月21日,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正式開幕。圖為論壇主會場的瑞士民歌表演。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對此,近日多位國際人士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期間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中國成功令數億人脫貧,并且即將實現全面消除絕對貧困,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通過合作共建“一帶一路”以及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中國還向國際社會分享了發展經驗和相關資源。
談及萊加頓研究所的上述報告,聯合國副秘書長、歐洲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奧爾加·阿爾加耶羅瓦認為,這是中國減貧獲得國際認可的表現之一。
本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期間,奧爾加·阿爾加耶羅瓦在達沃斯出席了主題為“高質量發展與消除貧困”的第四屆“一帶一路”達沃斯論壇,來自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人士圍繞中國消除貧困等議題進行了熱烈探討。
“中國一直在努力消除貧困,對于一個有著如此眾多人口的國家而言,這是克服了大量艱難困苦才能取得的成就。”奧爾加·阿爾加耶羅瓦表示,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持續取得進展,貧困人口持續減少,這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其發展符合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設定的若干目標,“未來中國和聯合國在環境保護等方面可以開展更緊密的合作。”
談及中國設定的于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這一歷史性目標,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邁克爾·斯賓塞(A. Michael Spence)指出,中國完全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因為中國具備消除絕對貧困所需的資源,“只需要善用這些資源,中國有足夠多的‘武器’戰勝貧困。”
邁克爾·斯賓塞舉例指出,中國近年來發展迅猛的數字經濟正是消除貧困的利器之一,電商讓中國城鄉之間的發展更具包容性。他表示,通過減少貧困,中國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重要貢獻,更可扮演全球“減貧范本”。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里減少七億貧困人口,全世界都覺得不可思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朱民表示,今年許多與會者很愿意了解中國的扶貧經驗,“社會分配惡化和貧富分化是全球現在面臨的重大挑戰,各國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因此學習了解中國扶貧的經驗將很有助益。”
在從1998年開始就往來于瑞士和中國之間的瑞中經濟協會主席蘇利文(Felix M. Sutter)看來,中國在全球減貧領域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再怎么強調也不為過”。“我認為中國足以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我幾乎到了中國的每一個省份,我所目睹的消除貧困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
蘇利文認為,中國在這方面可以扮演很多國家的“道德楷模”。他指出,消除貧困能夠改變單個個體的命運,個體獲得了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從而實現了自身的發展。
雅虎前首席財務官、美國知名家族財富管理企業Hillspire總裁戈德曼(Kenneth A. Goldman)注意到,中國官方對于已經設定的減貧目標,均高度嚴肅地加以落實。“與其它一些國家相比,中國在消除貧困以及為人民提供就業、退休和醫療保障等方面充滿了積極的動能。中美兩國的體制不同,但中國的體制無疑是適合其自身發展的。”
“中國人應該為他們這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戈德曼說。
朱民認為,在中國完成今年的全面消除絕對貧困目標后,未來值得關注的將是“中國經驗能夠如何推動和幫助世界扶貧事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