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個項目“坑了”30億 光大證券再對MPS事件計提減值!去年凈利大增超4倍 風波已經過去? 來源:券商中國
原標題:一個項目“坑了”30億,光大證券再對MPS事件計提減值!去年凈利大增超4倍,風波已經過去?
1月22日晚間,光大證券公告稱,2019年下半年公司對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層面計提預計負債及單項重大資產減值準備共計人民幣16.44億元,包括預計負債、商譽、債券投資,涉及子公司光大資本、光證金控、光大富尊。其中,2019年下半年計提MPS事項預計負債共計13億元。
加上上半年計提的預計負債約3億元,2019年度因計提MPS事項預計負債導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減少16.02億元。加上2018年度計提的14億元,光大證券累計對MPS事項計提預計負債30.02億元。
與此同時,光大證券預計2019年度營業收入99.76億元,同比增長29.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5.54億元,同比增加435.73%;扣非凈利潤19.66億元,同比增長95.5%。
對MPS項目再計提13億
2018年度,光大證券對MPS風險項目計提了14億元預計負債及1.21億元其他資產減值準備,共計減少公司2018年度合并利潤總額約15.21億元,減少合并凈利潤約11.41億元。2019年上半年,光大證券對MPS風險項目計提了約3億元(2.9994億元)預計負債。
由于MPS風險項目涉及與多個出資方的訴訟仍在處理中,投資者一直關心MPS項目是否會有進一步計提。光大證券的公告給出了答案,2019年下半年針對MPS計提預計負債共計人民幣13.01億元(130,148萬元)。
簡單回顧一下該事件:
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主要從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務,光大浸輝為光大資本下屬全資子公司。2016年,光大浸輝聯合暴風集團全資子公司公司暴風(天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暴風投資”)和上海群暢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等設立了浸鑫基金,并通過設立特殊目的載體的方式收購境外MPS公司65%的股權。光大資本作為劣后級合伙人之一出資人民幣6000萬元。
2016年5月23日,浸鑫基金完成了對MPS公司65%股權的收購。但后來,MPS公司經營陷入困境,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從而使得基金面臨較大風險。浸鑫基金中,原出資人民幣32億元的兩名優先級合伙人(華瑞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利益相關方各出示一份光大資本蓋章的《差額補足函》,主要內容為在優先級合伙人不能實現退出時,由光大資本承擔相應的差額補足義務。2019年2月25日,浸鑫基金投資期限屆滿到期,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截至浸鑫基金到期日,兩名優先級合伙人出資本息合計約人民幣35億元。
2018年度計提的1.21億元其它資產減值準備就包括:
1、光大資本和光大浸輝直接和間接對浸鑫基金的投資合計7175.00萬元(其中6000.00萬元為光大資本作為劣后級合伙人的出資),公司預計可能無法收回投資成本,2018年度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6552.45萬元。
2、光大浸輝應收浸鑫基金管理費3333.33萬元,其他應收代墊費用等2,200.48萬元。公司預計可能無法收回該等應收款項,2018年度計提應收款項信用風險減值準備5533.81萬元。
針對兩名優先級合伙人出資本息合計共35億元,光大證券于2018年度計提預計負債14億元,2019年度共計提16.02億元。兩年計提相加共30.02億元,約占差額補足函本息合計的85.77%。
除了對MPS項目計提外,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光證金控分別于2011年和2015年收購光大證券(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證國際”)及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鴻基金融集團”),形成商譽共計16.88億元。因業務整合,光證金控將光證國際與新鴻基金融集團整體確認為一個資產組,并將商譽分攤至該資產組。經評估市場環境及資產組經營情況,2019年下半年計提商譽減值2.64億元。
另外,因光大富尊持有一筆債權賬面價值人民幣7886萬元,預計無法收回該筆債權,2019年下半年計提減值準備人民幣7886萬元。
計提金額不代表訴訟判決結果
本次計提預計負債及單項重大資產減值準備,MPS項目占相當比重。如上文所說,兩年計提相加共30.02億元,約占兩位優先級合伙人出示的差額補足函本息合計的85.77%。
那么,該計提是否和MPS項目訴訟進展有直接關系?一名光大證券公司高管告訴記者:“根據暴風集團目前財務狀況、持續經營能力、案件進展,暴風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馮鑫無法履行回購及承諾義務。并且,與MPS事件及《差額補足函》等相關的境內外訴訟案件進展及法律程序較為復雜,境內外相關訴訟、仲裁以及海外追償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會計政策的相關規定,出于會計謹慎性原則,進行了相關計提。”
該高管表示,該計提是基于會計準則的要求所做的一項會計專業處理,與未來不代表公司將會承擔相關責任或者放棄相關權利。
2018年10月,華瑞銀行因MPS項目訴訟光大資本,訴訟金額4.31億元。2019年5月,招商銀行對光大資本提起訴訟,要求光大資本履行相關差額補足義務,訴訟金額約為人民幣34.89億元。
關于MPS項目的訴訟進展情況,該高管告訴記者,目前與MPS相關的訴訟和仲裁都還在審理過程中,如有重大進展或明確結果時,公司會按相關規定及時公告。光大證券作為央企控股的上市證券公司,定會以高度責任心妥善處理。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MPS項目的處置及化解工作,督促光大資本及其子公司采取境內外追償等處置措施,以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據該高管介紹,公司深刻剖析風險事件反映出的問題,重點從健全風險管理制度、實現風險管理全覆蓋、落實各級相關人員責任、強化專業管理和專家決策等方面全面再造風控合規體系。經過一系列的風險排查和整改,公司穩健、審慎的風險文化得到進一步加強,風險合規體系進一步完善,風險防范化解能力進一步提高,為公司后續經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019年凈利潤預增435.73%
光大證券還同時發布了《2019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數據顯示,光大證券預計2019年度營業收入99.76億元,同比增長29.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5.54億元,同比增加435.73%;扣非凈利潤19.66億元,同比增長95.5%。
公告稱,2019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9.66億元,因計提MPS事項預計負債導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減少16.02億元,綜合其他非經常性事項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4億元。
業績同比實現較大增長的原因是,2019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證券市場行情回暖。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堅持價值投資、深耕主動管理、致力服務實體經濟,證券投資、資產管理及投資銀行等多項業務收入取得較大幅度增長。
投資銀行方面,券商中國記者查詢數據,截至2019年12月末,光大證券完成股權主承銷家數14家(不含可交債),主承銷家數排名第15位。固定收益業務截至2019年12月末,債券承銷規模排名行業第七。
日前,歷時三個月的全球招聘,光大證券新任總裁已到位。光大證券在經過一輪高管人事調整后,迎來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對風險事項全部計提后,未來業績將不再受大幅計提影響,也有利于企業更大程度卸下包袱、輕裝前進。各業務線會如何表現還要看新領導層的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