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突現一波下跌。如果僅從目前盤面的走勢來看,指數呈現跳水走勢,板塊也青黃不接,個股更是跌多漲少。但是,炒股從來不是光看表面,更多要對市場進行深層次分析,然后再做出決策。
當前市場下跌并不是中小創的個股,而主要是權重藍籌在進行壓盤。反觀中小創個股的走勢,總體還是處于穩定狀態。其次,市場熱門股的炒作還在延續,短線做多的熱情尚存,包括醫藥、次新股、科創板方面的強勢股,截止到目前仍然有資金在圍繞運作,而且傳統避險的黃金等板塊,也沒有出現爆發性的拉升。這一系列的現象至少說明市場并沒有出現資金恐慌性的踩踏出逃。
因此,對于目前的下跌行情,投資者可以相應地做一些風險規避動作,比如,重倉高位股的,將減至半倉或者調倉到低位股操作,這樣一方面能夠減低持股過節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從由高轉低的過程中,謀求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而空倉或者倉位在半倉以下的投資者,反而可以利用下調機會,挑選一些優質股票,打好底倉,博弈節后行情的爆發。
具體可以博弈的方向,可以分為三步來走:其一,醫藥板塊;由于武漢新型病毒的消息在持續發酵,后續的具體情況難以推測,存在較大的想象空間,再加之目前短線資金也在主攻這一方向,所以,預計會有超短線博弈的空間出現。
其二,5G基站產業鏈。相比而言,5G這一波漲幅并不大,但5G基站2020年擴大建設,是確定性的事件,該方向上的優質個股,不失為一個低吸加倉布局的好方向。
其三,云計算、大數據產業鏈;此前資金主要是在猛攻的芯片、硬件領域的國產替代,從而忽略了軟件方向也有著龐大的國產替代空間,這對于相關公司的利好幅度,并不亞于硬件的更新換代,再加上,近期大數據、云計算概念,有個股已經出現上漲跡象,所以,該方向,短線盈利的空間,正在逐步增加。
來源:大眾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