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50萬元是存款保險基金的最高保障額度,這意味著,如果銀行破產,存款超過50萬元以上部分,儲戶要自擔風險。
那么,存款超過50萬元的人大概有多少呢?他們是不是要直面銀行破產的風險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說,并沒有官方數據統計存款超過50萬元的有多少人,所以只能推測。
在2015年實行存款保險制度之前,人民銀行的官員曾經說過,50萬元的賠付標準覆蓋了99.63%的儲戶,這句話怎么理解呢?
1、不是99.63%的人存款不超過50萬元,而是,在同一銀行存款總額超過50萬元的人占了0.37%,所以,當時所有存款超過50萬的人應該多于0.37%。
2、99.63%是儲戶占比,不是人員占比,我國有14億人口,但是不會100%有存款賬戶,除去小孩和一些特殊人群,有儲蓄賬戶的可能不到80%,再按0.37%計算,同一銀行存款超過50萬的人,當時應該在400萬人以內。
3、因為存款保險基金是按保險單位計算的,統計的時候,同一銀行的賬戶可能算做一個,不同銀行的賬戶會分開統計,比如我在建行有兩個賬戶,會統計為一戶,但是我在工行、農行、中行也有賬戶,也分別會算成一戶,如果是這樣的話,平均每人按2個賬戶算,同一銀行存款超過50萬的可能只有200萬左右。
以上推斷可能并不精確,但是邏輯是沒有問題的,現在已經進入2020年,數據可能發生了較大變化。
一是存款保險制度執行后,儲戶可能有意識把存款分到多個銀行規避風險,因此,單個銀行存款超過50萬的人可能更少了。
二是很多有錢人可能并不把錢放在銀行里,他們雖然沒有50萬存款,但是可能有50萬元以上的金融資產,比如理財產品、基金、股票等等。
所以,我認為,單個銀行存款超過50萬的人可能并不多,綜合存款超過50萬的人應該不算少,畢竟現在老百姓比以前富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