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2日電(付玉梅)春運大幕拉開,順風車市場再度火爆起來。據悉,滴滴順風車于2019年回歸后,仍未開啟城際順風車業務。而同類平臺嘀嗒、哈啰等已經開始搶占市場。除此之外,在閑魚、微博、QQ群等二手和社交平臺上的順風拼車訂單也越來越多。但順風車便捷的背后,此類平臺的安全隱患也開始讓人擔憂。
資料圖 中新經緯 攝
春運出行多樣化,平臺開啟補貼
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2020年春運從1月10日開始至2月18日結束,共計40天,預計2020年全國春運客運量約30億人次,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鐵路預計發送旅客有4.4億人次。這意味著,剩下的近26億人次將要選擇其它方式返程。作為春運的重要補充,順風車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火車站資料圖 中新經緯 熊家麗攝
相關統計顯示,2017年春運,跨城順風車輸送人次約1400萬,2018年該數字則達到5200萬。2018年春運,僅滴滴順風車就曾有3067萬人次乘坐跨城順風車回家和返程。
2019年,滴滴順風車在幾度爭議后回歸,但城際順風車的業務還沒有開通。隨著滴滴的缺位,在春運的巨大需求前,同類順風車出行服務平臺中的嘀嗒出行和哈啰出行已經開始搶占市場。
嘀嗒出行的大數據預測顯示,春運期間,嘀嗒順風車平臺的合乘需求預計超過6800萬次,嘀嗒順風車把春節前后這段時間的供需大漲叫做“小春運”。嘀嗒承載的客運量約占30億人次大春運總量的2.3%,其中,跨城順風車平均距離約為260公里,平均金額約為190元。
而哈啰則推出了8000萬“春運基金”激勵司機和乘客使用平臺搭乘順風車,其用途包含一萬個乘客免單名額、一萬個車主油費獎勵、智能用戶補貼、邀請活動限時升級等。
二手平臺順風車價格更便宜
不僅是傳統的出行平臺,如今,在閑魚、微博、QQ群等二手平臺和社交平臺上的順風拼車訂單也開始火爆起來。
中新經緯記者在某二手平臺上搜索“順風車”字樣后,出現了滿屏的導航路線截圖。在發布的訂單信息里,一般都會標明日期、起點終點、座位數、車型等,以尋找合適的同行者,其中有人找車,也有車找人。
順風車發布訂單某平臺截圖
在平臺上發布了一則“北京-棗莊”順風車信息的車主周凱(化名)表示,自己與女朋友一起開車回山東老家過年,因為車上還空出2個位置,就萌生了尋找同路老鄉一起回家的想法。他們不僅在該平臺上發布了順風車信息,也在同鄉的QQ群、微信群里發布。訂單信息顯示,超600公里、近7個小時的行程,收費為200元/人。
“群里一直有人說搶不到回家的高鐵票,我們正好有空位,就想著可以順路一起載回家,也賺不了什么錢,就是一起攤一下油費、過路費。”周凱表示。
按照周凱所列出的行程,中新經緯記者查詢嘀嗒、哈啰順風車平臺發現,同樣的起點和終點,嘀嗒的收費是289元、哈啰的收費是360元。
比出行平臺上的收費低,是二手平臺順風車的普遍表現,且城際之間的距離越遠,這一差距或越明顯。中新經緯查詢另一則“廣州-淄博、收費為600元/人”的順風車訂單發現,嘀嗒的收費是948元,而哈啰的收費是937元。
不過,在嘀嗒順風車上距離超過800公里的城際訂單平臺不予支持。平臺界面顯示:“為了行程安全,建議使用其它出行方式。”
陳紅(化名)在前兩天終于搶到了從北京回安徽老家的高鐵票。她告訴中新經緯記者,在搶不到票的這段日子里,她也想過使用出行平臺坐順風車回家。“其實出行平臺上沒有想象中的好拼,當時有試過發布訂單,但是等了2天后還沒有匹配的,后來就放棄了,開始研究機票和其它路線。”
而對于在二手、社交平臺拼順風車的行為,陳紅有些不放心。“本來這幾年順風車就不太安全,沒有平臺監管好像沒有保障,而且我只有1個人,還是謹慎一點好。如果是沒有走平臺,除非是朋友介紹或是認識的人,否則不會輕易坐。”對于二手平臺上收費更低的行為,陳紅則認為,比起省下來的這點錢,還是過年回家的安全最重要。
安全隱患需注意
陳紅所提到的二手平臺安全隱患,也是很多人都擔心的問題。中新經緯記者在詢問幾位順風車車主關于怎么確保安全問題時,其中一名車主表示可以提供自己的證件信息,也有車主直接表示,“都是老鄉,你不信就別坐吧。”
周凱告訴中新經緯記者,春節期間的返鄉順風車比往常的時間更考驗人們之間的信任。“現在能拼上順風車的大部分都是老鄉,而且可能還是在同一個城市工作的老鄉,這種關系也挺難得的。說實在的,不走(順風車)平臺只是乘客擔心嗎?我們作為司機也會擔心的,只是還是互相得有個信任吧,大家回個家也不容易。”他表示,如果是像閑魚平臺上來詢問的意向乘客,他也會打開對方的芝麻信用分等判斷一下其是否可靠。
而另一位在外地打拼的孫女士則告訴記者,比起二手平臺,她更愿意相信QQ、微信等同鄉群。她表示,互聯網的世界錯綜復雜,無法隨意相信毫無關聯的陌生人。而把圈子范圍放小到熟人社交屬性的微信群里,大家的需求更匹配,也更有保障。
順風車的安全問題討論由來已久,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自2018年滴滴順風車女子遇害事件發生后,滴滴就已經下線順風車業務,在2019年11月20日才在部分城市進行試運營。
在滴滴下線的一年多時間里,滴滴、嘀嗒出行等企業多次和當地政府召開安全會議,不斷完善安全保障措施。春運期間,哈啰方面表示,他們升級了五大安全措施,包括車主資質專項篩查、安全護航、十省交管深度合作全線護航、司乘客保險升級,安全客服升級等等。
嘀嗒順風車則上線“小春運報平安”和“路線偏移預警”兩項新功能,其中,“小春運報平安”功能讓用戶分享的實時行程位置更精準;而“路線偏移預警”可讓用戶自主選擇與車主約定的行駛路線,一旦路線產生偏離,系統會立即提示。
不少分析認為,這些作為保障的方式也只是輔助而已。在春節龐大的行程需求面前,乘客個人的安全意識仍尤為重要。中新經緯溫馨提示,無論以哪種方式回家,安全防范工作不容忽視,預祝每位游子都踏上歸家、返程的平安路。(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