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題:全民共享繁榮成果 中國減貧成就世界矚目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英國頂級智庫萊加頓研究所近日發布2019年《萊加頓繁榮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繁榮指數排行榜上位列第57位,較10年前上升8位。中國經濟專家2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與自身的歷史縱向比較,還是與世界主要經濟體橫向對比,中國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程度水平不斷提高,取得的顯著進步有目共睹。
資料圖:農戶采摘蔬菜。徐雪 攝全球繁榮榜上升8位 中國社會民生進步明顯
報告稱,2019年,全球繁榮處于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對于中國的表現,該報告認為,2019年,中國的全球繁榮指數排名上升到第57名,2009年排名第65位。上升的原因是中國企業狀況以及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中國在健康、經濟質量等指標上表現強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2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全方位的巨大成就與進步,中國可持續發展狀況穩步改善,經濟發展局面正不斷趨好,社會民生進步十分明顯,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成效逐漸顯現。
資料圖:婦女在扶貧手工藝廠工作。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全民共享繁榮成果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推動貧困人口數量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和規模下降。《萊加頓繁榮指數報告》稱,中國赤貧人口的比例大幅下降,當前,這一比例由2009年的占總人口的19%下降到不足1%。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20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首先,繁榮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發展成果能被所有或絕大多數人所分享,中國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表明中國低收入群體在發展中受益,這本身就是繁榮的表現。其次,低收入群體收入提高及生活狀況的改善,對消費增長具有促進作用。
“這部分人口邊際消費傾向較高,大部分收入直接用于消費,而消費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這也間接促進了社會的繁榮。”汪三貴說。
攻堅剩余脫貧任務 確保全部脫貧摘帽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部署,經過各方努力,去年年度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要進一步強化責任和工作落實,確保實現現行標準下剩余貧困人口、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1660萬人,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239萬人。2019年預計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這意味著,至2019年底,貧困人口已減少到600萬人左右。
“今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汪三貴說,還有重點任務就是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要考慮扶貧政策的延續性,有些政策要考慮延續到2020年之后,與鄉村振興銜接起來,建立起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
汪三貴表示,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相比前幾年,今年剩下的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已經大幅減少。今年將聚焦剩余脫貧任務,匯聚資源和力量展開集中攻堅,從總體上判斷,今年一定能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