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中寨鎮馬崖村年味十足。村民們宰好年豬,家家戶戶的院里掛滿了腌制的臘肉。曾經,馬崖村位于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區,貧困發生率曾高達43%;如今,村里有150戶634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4%。馬崖村的年味,與中國千千萬萬家庭一樣,藏著收獲的幸福,也是脫真貧、真脫貧的生動縮影。脫貧村里看“年景”,看到的都是好光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這個春節,脫貧群眾的年過得好不好,檢驗的是脫貧的質量;貧困地區的農民年過得好不好,很大程上也會影響脫貧攻堅的進度,影響到脫貧的數量。讓更多年味“飄”進脫貧一線,凝聚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我們才能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社會。
年味“飄”進脫貧一線,是給扶貧干部最大的鼓勁。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和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俯下身子傾聽貧困戶難處,邁開步子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產業扶貧”,貧苦戶的米倉滿起來;“危房改造”,貧苦戶的房子挺起來。雞鴨魚肉進家門,大紅福字高高掛,剪窗花、貼對聯,過好年、過年好,某種意義上是脫真貧、真脫貧的真實寫照。脫貧群眾的一張張笑臉,就是給扶貧干部最好的“年貨”。脫貧攻堅,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骨頭。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年味“飄”進脫貧一線,就能鼓起扶貧干部的干勁,為脫貧攻堅再創佳績。
年味“飄”進脫貧一線,讓貧困戶有向前沖的干勁。用自己的奮斗迎來幸福生活,紅紅火火過新年,既有脫貧的興奮,也有收獲的喜悅。脫貧群眾過好年,也是以另一種形式告訴未脫貧的群眾:貧窮不是宿命,苦熬不如苦干,依靠自己的雙手就能創造美好的生活、改變自己的命運。年味“飄”進脫貧一線,是對脫貧攻堅成果最好的宣傳。人窮不能志短,扶貧先要扶志,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個重要基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助推打破一些貧困群眾“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懶漢心態,把“要我脫貧”轉化為“我要脫貧”,喚醒他們的內生活力。
年味“飄”進脫貧一線,凝聚更多創業致富的闖勁。“欣脫貧帽春光滿,喜步小康福氣多”,是脫貧群眾家門口的春聯;“原來怕過年,如今盼過年”,是脫貧群眾的心聲。脫貧致富,不僅僅要產業,更要聚人心。歡歡喜喜過個年,有過去一年的收獲喜悅,也是為新一年發展蓄力。目標有了,人心齊了,力量就更足,致富就有底氣。從濃濃年味里感受脫貧地區的變化,也能看到脫貧群眾奮發向上的力量。重新點燃他們干事的激情,匯聚創業的熱情,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定能阻止返貧,走向致富之路,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鄉親們,了解脫貧攻堅情況,并向他們送上新春祝福,習近平總書記將年味送到脫貧一線,給更多貧困群眾脫貧的信心。脫貧攻堅是硬仗中的硬仗。讓年味“飄”進脫貧一線,無論是給扶貧干部鼓勁,還是讓貧困群眾有所觸動,都能凝聚強大合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跑好“最后一公里”。(丁珂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