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資訊視頻直播財經娛樂體育時尚汽車房產科技讀書文明前史軍事旅游釋教國學更多數碼健康家居彩票公益酒業釋教 資訊 正文新年祈福好去外 盤點京城香火最旺寺廟
2020年01月19日 10:14:20
來歷:鳳凰網華人釋教
2020年庚子年新春將至,鳳凰網釋教頻道推出特別策劃《“鼠”于你的新年——梵宇約你過大年》,以饗讀者。
陰歷新年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當地都有新年燒香祈福的風俗。北京城里的人們都去哪里燒香祈福呢?請跟從小編來看看北京城有哪些香火最旺的當地吧!
在京城說到祈福,人們首先想到的大約便是雍和宮了。
雍和宮(圖片來歷:鳳凰網華人釋教 拍攝:蕭蕭秋葉)
雍和宮坐落北京市內城,是北京最大的藏傳釋教寺院,其舊址原為明代內官監官房。清康熙三十二年(l693年),成為皇四子胤禛的府邸。雍正駕崩后,乾隆將雍和宮改建為藏傳喇嘛寺。可以說,雍和宮是全國標準最高的一座釋教寺院。這里現在每逢初一、十五、三十上午例行法會祈福。
陰歷正月初一日,標志著新一年的開端。藏傳釋教古寺雍和宮內的和尚們很早就起來了,有的還通宵不睡。初一清晨眾僧身披袈裟手持經書,穿過一道道院子至大經堂法輪殿。在熒熒的燈火映照下,大家齊誦《大威德金剛》、《吉利天母回供》、《永保護法》等經文,祈愿世界和平,安居樂業,一年風調雨順。
到初一的早晨,眾僧下殿后,和尚們絡繹于各院子彼此祝賀新年,“扎西德勒”(藏語“吉利如意”)、“新吉林賽”(蒙古語“新年好”)、“洛薩爾桑”(藏語“新年好”)的問候聲不絕于耳。這日,和尚和寺院內的管理人員紛繁到住持、經師處敬獻哈達,但見人們雙手捧著哈達,口中誦讀吉利的祝詞獻上哈達,氣氛吉利。住持為眾人摸頂祝福,祈愿新年吉利。
初一清晨,禮佛的人特別多。講到禮佛,有人以為大年初一禮佛最好,其實并不盡然,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冷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世好時節。”應該說日日是好日,關鍵在于咱們的心,況且禮佛需要的是喧囂與感悟。特別提示大家,新年期間,雍和宮大街將采取交通管制辦法。大家可以提前了解。
靈光寺佛牙舍利塔(圖片來歷:鳳凰網釋教 拍攝:李保華)
除了雍和宮,西山八大處聽說也是非常靈驗的,其間靈光寺是八大處現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
靈光寺始建于唐,在翠微山東麓,依山而建,登上20米高的石階,便是大雄寶殿,內供1989年泰國已故僧王贈送的釋迦牟尼佛銅像。
靈光寺內原有五進廟堂,現僅存 大悲院 、 魚池院 、 塔院 三處院子。大悲院中,南有觀音殿,北有拜佛堂,東西各有陪房十四間。院西南有一金魚池,建于清咸豐年間,原為寺內放生池。池畔有遼代 招仙塔 塔基一座,又名 畫像千佛塔 ,此塔毀于 八國聯軍 炮火。
大殿后的佛牙舍利塔,高5l米,八角十三層密檐,配以碧瓦金剎;塔身內部分作七層殿堂,佛牙舍利堂中設置金剛座,以七寶金塔供奉佛牙舍利。根據釋教史藉的傳說,佛陀入滅后,有兩顆靈牙留在人世,一顆傳到斯里蘭卡,一顆輾轉傳到我國。1964年6月25日,我國釋教協會在靈光寺隆重舉行了佛牙舍利塔開光典禮。因佛牙舍利在世界上僅存兩顆,所以靈光寺成為全世界釋教僧眾頂禮膜拜的當地。
北京香山碧云寺是西山風景區中最精巧的一座古剎。這座寺院創建于元至順二年(1331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前史。元朝開國元勛耶律楚材后嗣耶律勒彌“開山、凈業始構”,其時稱碧云庵。
明正德年間(1514年),宦官于經在寺后山上修建了生壙改名為碧云寺。明天啟年間魏忠賢大加擴修,重修碧云寺,規劃宏大。清康熙四十年江南巡視張瑗得知碧云寺是逆臣魏忠賢之生壙而鏟平。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因乾隆皇帝愛林壑之美,又大加擴建,在寺后建起了一座印度式的金剛寶座塔,在寺右部仿杭州凈慈寺羅漢堂修建了碧云寺羅漢堂,形成軸線對稱的格局,奠定了碧云寺今日規劃。
近年來,園林工人對這座人們喜歡的古剎進行修整油飾,碧云寺重新煥發了生機。碧云寺是明清時期修建的代表著作,它表現著歷代勞動人民的才智才能,寺院既保留了明代梵宇的禪宗特點,又吸收和開展了釋教迷宗的修建風格,且具備皇宮氣勢。
在新年期間,去妙峰山撞響“吉利鐘”,敲響“太平鼓”,是傳統的祈福納祥風俗活動。香、游客能在此期間撞響“吉利鐘”,敲響“太平鼓”都作為終身難得的幸事。
撞鐘:一聲祈佑全家美滿;二聲祈佑福壽康泰;三聲祈佑財運亨通。伐鼓:一鼓祈佑安全生活的開端;二鼓祈佑成功事業的開端;三鼓祈佑全家福運的持久。
妙峰山是我國風俗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北方重要的宗教、風俗活動場所。聞明遐邇的妙峰山惠濟祠眾廟宇供奉著道、佛、儒、俗各路神靈。每年新春之際妙峰山接納眾多的香客、游客到此祈福納祥,祈愿在新的一年吉利安康。
廣化寺坐落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北邊的鴉兒胡同31號,是一座北京聞名的大型釋教寺院,也是北京市釋教協會所在地。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后海的北岸,東鄰銀錠橋,西鄰宋慶齡故居。全寺占地面積20余畝,13858平方米,具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子。整座寺廟修建布局謹慎,雕梁畫棟,富麗堂皇。
中院是全寺的主體修建。正中順次散布著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首要殿堂,兩側對稱擺放著鐘樓、鼓樓、伽藍殿、祖師殿、首座寮與維那寮。這些殿堂組成了廣化寺的正院。東院由戒壇、齋堂、學戒堂、引禮寮等殿堂組成。西院的主體修建有大悲壇、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案。三個院子之間回廊環繞,僧房毗連,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眾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修建持色。整座寺廟古柏蒼翠,花草溢香,曲徑通幽。
明清時期,廣化寺“殿堂廊廡,規劃宏大”,為京都有影響的佛剎。‘
清末民初,廣化寺一度成為“京師圖書館 。中華民國建立后,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師圖書館館長,次年開館招待讀者。不久遷館它處,廣化寺又恢復為釋教寺廟。1927年玉山法師任廣化寺住持。玉山法師注重修持,帶領僧眾遵守佛制寺規,實施禪凈雙重。寺內有“三不”制度,一不攀龍附鳳;二不外出應付佛事;三不私自募捐化緣。使廣化寺出名四海,有常住和尚五十多人。
1939年,廣化寺創創了“廣化佛學院”,招收學僧數十人,聘請聞名佛學家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海岑、溥儒等釋教學者任教,培養僧伽人才。后又創辦了廣化小學,免費招生,為貧窮困難的學生提供書籍和學習用具,直到1952年由北京市教育局接辦。
1983年,廣化寺被列為漢族區域釋教全國重點寺院,也成為北京市釋教協會所在地。
北京廣濟寺(圖片來歷:我國釋教協會)
廣濟寺坐落北京城內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25號。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北京聞名的“內八剎”之一。始建于金代,名西劉村寺。明天順年間重建,成化二年(1466)賜名“弘慈廣濟寺”。現存修建堅持明代格局,分三路,中路順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圓通殿和多寶殿(舍利閣),西路有持梵律殿、戒臺、凈業堂和云水堂,東路有法器庫、延壽堂等。寺內珍藏許多珍貴文物,如明代三世佛及十八羅漢造像,康熙時建的漢白玉戒臺,乾隆年間的青銅寶鼎等。現為我國釋教協會所在地。2006年5月25日,廣濟寺作為清代古修建,被國務院同意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濟寺初名西劉村寺,創建于宋朝末年。據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大學士萬安所撰《弘慈廣濟寺碑銘》記載:都城內西大市街北,有古剎廢址,相傳為西劉村寺。另清初余賓碩所作《喜云慧大師傳》中稱:“按宋末有兩劉家村,在西者為西劉家村。村人劉望云。自謂露臺劉真人裔孫,得煉氣法。一日,有僧號且住者過之,望云出迎,求其說法。由于之建寺,曰西劉村寺。”這便是史書上關于廣濟寺緣起的記載。元朝時,西劉村寺改稱回報洪濟寺,元朝末年毀于烽火。
到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6年),村民犁地時,發掘出陶制佛像、供器、石龜及石柱頂等物,才知是古剎遺址。天順(1457-1464年)初年,山西和尚普慧、圓洪等法師云游至此,在這里募集資金,于廢址上重建寺廟。在其時掌管皇帝冠服的尚衣監廖屏的資助下,僅用了兩年時間就營造了一座莊重佛剎。廖屏還將此事奏聞憲宗皇帝,請賜寺名,明憲宗于成化二年(1466年)下詔命名為“弘慈廣濟寺”。
這今后,廣濟寺和尚不斷進行修復作業,到成化二十年(1484年)才算全部完工,次序建成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士殿、伽藍殿、祖師殿、鐘鼓樓、齋堂、禪堂、方丈室、僧舍等,巍峨壯麗,富麗光輝。
清朝初年,恒明法師將廣濟寺改為律宗道場,在此建立戒壇,開壇傳戒。從清順治五年(1648年)起,還請玉光律師在寺內開堂傳成,歷時十三年。順治十三年(1656年),清世祖曾游歷廣濟寺。清朝政府對廣濟寺非常重視,多次進行修繕和擴建,但基本堅持著明朝重修的布局。清朝末年,道階和尚任廣濟寺住持,在寺中興辦了弘慈佛學院,學僧逾百人。其時,廣濟寺在京都還具有幾個下院,在北海西面有柏林寺(現為北京圖書館分館),德勝門內有蓮花寺,后海有廣化寺,西直門內有彌勒院,龍須溝有龍泉寺等,盛極一時。
1931年,廣濟寺不小心失火,首要殿堂焚燒殆盡。1935年,現明法師在吳佩孚等人的資助下,按明朝格局進行重修,修建規劃比以前愈加壯麗。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1952年由人民政府撥款進行了全面修理。1953年,我國釋教協會在北京建立,會址設在廣濟寺。
1972年和1976年,廣濟寺進行了兩次修理。今日的廣濟寺,在佛像的安奉和經典文物的保藏方面,在法器的擺設和寺院的安置與管理方面,都遠勝前代。使古老的寺院愈加多彩多姿,引人入勝。
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重視鳳凰網釋教新年特別策劃《“鼠”于你的新年!梵宇約你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