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1月17日電 題:(新春見聞)在海南“田”字形高速路網中感受“路通財通”
記者洪堅鵬
“路通,財就通。”這是記者近日在海南新開通的萬洋高速沿線采訪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萬洋高速橫貫海南島東西,它的開通,意味著海南島織就“田”字形高速路網。
隨著海南中部山區一批交通項目推進,海南中部區域經濟發展的“命脈”正被逐步打通。
村支書的“民宿夢”
圖為萬寧市北大鎮紅星村的閑置房屋。 洪堅鵬 攝“我們土尾村小組四面農田和山嶺環繞,自然風光美,做民宿有很大的優勢!”萬寧市北大鎮紅星村支書馮剛日前對記者說,萬洋高速的開通,提振了他發展鄉村旅游的信心。
土尾村小組是一個“空心村”,閑置房屋多,距離高速公路出口不到3公里,如何盤活它們成了馮剛的“心病”。記者看到,村里斑駁的磚瓦房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顯得自然、古樸,遠處是望不到邊的檳榔林和綿延起伏的六連嶺。
高速開通前,從紅星村去萬寧市區需要50分鐘車程,現在只需要10多分鐘。為了推動村里留守大齡人口就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紅星村委會投錢將村路拓寬至6米。在馮剛看來,車程短了,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游客如果從海南島西線往東線走,可在我們這里停留,休息一下。”
現在,馮剛正積極對接企業引進投資,期望將土尾村小組打造成一個“民宿”村。
萬洋高速開通也利好村里的豪豬養殖場。養殖場負責人林賢沖說,過去由于交通不便,豪豬主要賣到海口、三亞等地,“現在去瓊中、儋州方便了,我打算去這些地方跑跑市場,拓寬銷路。”
第一書記的“13579計劃”
圖為瓊中嶺門村的辣椒地。 洪堅鵬 攝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的嶺門村位于“田”心,是中線高速和萬洋高速的交匯處。
走在一片辣椒地的田埂上,灣嶺鎮黨委副書記、嶺門村委第一書記曹文超向記者描繪他的“13579計劃”:與1家實力較強的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做3件在全省有影響的事,確保貧困家庭人均年收入不低于5000元人民幣,爭取7個自然村“村村有產業”,在9個村小組里都培養出致富帶頭人。
嶺門村近千畝土地撂荒有十年之久,曹文超到灣嶺鎮掛職后,打造千畝扶貧辣椒種植示范基地,目前已流轉300畝土地種植冬季辣椒,主要定單銷往島外。通過出租土地分紅、參與種植和管理,村民每畝地每年可增收3000元。
“路通,財就通。”曹文超說,4年前開通的海南中線高速公路屯昌-瓊中段為辣椒快速運輸出島奠定了基礎。過去由于交通不便,當地所產的檳榔的收購價總比其它地方要低0.5元/斤,萬洋高速開通后將有所改變。
曹文超介紹,下一步將加大產業發展的力度,成立銷售服務公司,將各村小組養殖的雞、牛、甲魚和澳洲小龍蝦等農產品包裝銷售。推介中國傳統村落金妙朗老村,吸引更多游客前來。
帶頭人謀劃深加工業
圖為瓊中南利村委會大邊三村。 洪堅鵬 攝瓊中黎母山腳下的南利村種植著5200多畝柊葉,每年源源不斷地往島內外供應包裹粽子的原材料,年銷售額近800萬元,占全村收入近半。
南利村委會大邊三揚信農機粽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勝告訴記者,過去柊葉主要賣到海口、儋州和三亞,海南“田”字形高速路網形成后,他們的市場拓展到了定安、萬寧等地。
楊勝打算利用村子種柊葉的優勢,辦起粽子廠,打造瓊中的粽子品牌。同時還能推動當地發展黑豬、五腳豬養殖。“交通發展對我們很有好處,意味著很多發展機遇馬上到來。”楊勝說。
萬洋高速結束了儋州市主城鎮沒有與高速公路相接的歷史,為儋州粽子產業加速全省布局提供便利。儋州市粽子行業協會負責人文德福介紹,儋州粽子的運輸依賴物流公司,綜合運輸成本1.2元/個,如今自產自運,降低了運輸成本。
“海南人喜好吃新鮮的食物,過去因為交通我們解決不了時效問題,現在可以很快打通海南中部市場,做到每日新鮮配送。”文德福表示。
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林東說,海南正在建設“豐”字形高速路網,力爭山海高速、儋白高速年內通車,全面實現島內“縣縣通高速”目標。“海南的公路既是生態路、景觀路、旅游路、交通路,也是民眾名副其實的幸福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