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月16日電 (記者 趙強)2019年,安徽省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537所,建成智慧學校2186所;為2.04萬戶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33.42億元;37個縣(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4個市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啟動建設,“智醫助理”推廣到55個縣(市、區)……
在今年安徽“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曬出了2019年該省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各項民生社會事業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新成就。安徽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續增強。
其中,在教育方面,安徽省啟動實施安徽教育現代化2035。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537所,建成智慧學校2186所。啟動本科教育“十大工程”和高峰學科建設計劃,安徽藝術學院、馬鞍山學院獲批設立。高職擴招任務超額完成,90所職業院校入選國家“1+X”證書制度試點。
此外,新增技能人才33.15萬人,該省選手在世界技能大賽上首獲金牌。加強提企穩崗和重點群體就業扶持,為2.04萬戶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33.42億元。強化“三醫”聯動,37個縣(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4個市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啟動建設,“智醫助理”推廣到55個縣(市、區),“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獲批建設。中藥配方顆粒“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
與此同時,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建成36個智慧養老試點,3個市入選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妥善保障215萬域鄉低保對象基本生活。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宗教事務規范管理深入推進。第四次經濟普查高質量完成。婦女兒童、殘疾人、紅十字、慈善、志愿服務等事業取得新進步,氣象、地震、援藏援疆等工作進一步加強。
報告指出,2019年,安徽省新增4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個縣進入第一批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4部作品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哲學社會科學、參事文史、檔案方志等工作得到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蓬勃展開,“好人安徽”品牌越來越亮。李夏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3人當選全國道德模范,6名個人和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集體榮膺新中國“最美奮斗者”,入列“中國好人榜”總數位列全國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