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一個群里PO出了一輛指導價55萬的大切諾基3.0降價15萬的消息,當時我個人覺得40萬買輛縱置的六缸純正美式SUV算是很不錯的選擇,但王工覺得這玩意賣30萬還差不多。此時我提出一個靈魂提問:大切諾基這種車屬于什么級別和定位?
最開始加入的是途銳,這個3.0T的歐式大家伙要六十多萬,品牌同級,大切稍微老了些,但作為競爭對手勉強說得過去。然后鄧老師和劉老師提醒了大切和奔馳ML有著很深的淵源,再然后福特探險者加入了,而大切諾基沒有七座,體型也沒有新探險者大,如果要比的話好像得拉出已停產的上一代指揮官……
不了吧,那可是個V8起步的東西,探險者2.3T才賣30多萬而已。
最后小師老師默默祭出了紅旗HS7,好了,此題無解。
上一代探險者誕生的時候,福特好像對橫置發動機的汽車非常滿意,并覺得橫置平臺可以讓絕大部分消費者滿意,所以這家老牌美國汽車企業除了F-150之外,用橫置平臺造了一些本應該縱置的汽車,比如上一代探險者、MKZ、金牛座、林肯大陸,甚至是福特全順。有意思的是,你能在上一代探險者發現一個奇觀,就是一個橫置平臺的大塊頭SUV居然會使用一臺3.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
可能后來福特覺得哪里不對,所以在新一代探險者上福特的縱置平臺又回歸了。這是個令人驚喜而又振奮的消息,要知道福特汽車不會為了新一代探險者單獨搞個平臺,所以這個縱置平臺肯定會惠及其他車型,比如新一代林肯大陸,如果這個豪華品牌再大方點,我們甚至有機會看到林肯推出跟C級或3系競爭的縱置轎車。
▲上個月工信部申報目錄里的國產探險者,預計將于北京車展首發或上市
結合開頭那個靈魂拷問,這個變化對于探險者這個家族同樣有巨大的影響,上一代探險者充其量就是個大眾途昂的類似物,但新一代在定位上完全可以跟Jeep大切諾基平起平坐,探險者在橫置的時候只能跟橫置來比,縱置的時候就可以將目光望向更遠的地方。
再加上,探險者這個系列本身擁有巨大的體型,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那就是像人群中的橄欖球運動員一般,擁有一副寬厚的骨架再裹上三五層肌肉,無論是力量感還是氣勢都是其他40萬內的歐式SUV無法比擬的。
▲展車搭載2.3T發動機,配10速自動變速箱,國內規格也是一樣的
然后我反思了一下為什么此前看到林肯飛行家實車的時候沒感覺到這種壓迫感,得出的結論似乎是因為造型的問題,飛行家看起來像一艘比例極為優秀的豪華游輪,從里到外都散發出一種豪華氣派的感覺。但新一代探險者并沒有那么精致,簡簡單單的線條直來直去,而且,對上一代熟悉的朋友不難發現新一代的設計語言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革,特別是車頂線條根本就是一脈相承的,遠遠就能認出這是一輛探險者——是新是老就不重要了。
▲這個微微亮起的LED燈,比拳頭還大只
▲最讓人感到浪費的是車尾設計,明明有一大塊畫板,但設計師只是將尾燈安上去了事,可能確實是有意跟飛行家區分開來
▲一個簡單無比的尾燈,在21世紀20年代屬實罕見
▲造型和外觀一樣簡潔的20英寸輪轂,輪胎胎寬255mm,扁平比55
實車的內飾設計也將會是個讓人糾結的地方。新一代探險者的平臺煥然一新,內飾也隨之變成了福特最新的家族化風格,但也因此,整個內飾設計無論是風格還是細節都讓人想起銳際和福克斯。用料倒是沒什么大問題,但個人覺得似乎缺了一點獨特和高價值感。
但這套“放大版銳際”的內飾設計有個好處就是一切都很順手,方向盤不像外部尺寸那般巨大無比,而是比較容易抓握,作為一臺大型SUV,高坐姿配合寬大的座椅,擁有充足視野的同時,駕駛席坐起來的感覺非常舒適。方向盤可以電動調節,并且可調幅度很大,所以無論怎樣的體型都可以在新一代探險者上找到合適的坐姿。
▲Console的杯架似乎帶加熱功能?
▲與龐大的車內空間相比,這個小屏幕有些KY了,這可能是我第一次嫌某車屏幕尺寸小吧(笑)
▲即使是與激烈駕駛毫無關系的汽車,也要裝上一個體面的風琴式油門踏板
▲有點隱蔽但實際極為順手的手機無線充電面板,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設計中,棒
既然是巨大的SUV,而且還是純正的美式汽車,新一代探險者自然少不了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乘坐空間,從第二排開始,真皮座椅不會有任何包裹性,幾乎就是又厚又軟的一排沙發,無論誰坐在這里都不會有怨言的吧,至于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什么的,講真,我覺得應該沒有測試的意義。
▲感受一下這個美式細節,出風口通道有保溫材料,現款昂科雷也有這個操作
▲獨立空調+座椅加熱+大功率插座,美國車基本操作
▲自動前滑座椅+通往第三排的踏板,美國車基本操作
雖然是純正美式SUV,但新探險者的第三排依然算不上舒服,主要仍是座椅承托能力和坐墊厚度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較長的車身,第三排立起的時候還是可以在后備箱放一些行李,這對于美國家庭來說也是剛需。
▲即使是如此純正的美國車,第三排也是用來應急的,不能指望長坐
▲得益于“巨大”,第三排出入倒是問題不大
▲可一鍵電動躺平或升起的第三排座椅,美國車基本操作
駕仕結語:
如果用哪個詞來概括新探險者的話,果然還是“美式”吧,很多細節都能有意無意地讓人感覺到這是一臺純正的美式SUV,細細想來也會發現這確實是基于美國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打造的特性,探險者車型到現在已經發展到第六代,這將近30年時間里無論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或者保留什么樣的傳統,都是美國消費者的意志體現。
▲美式風景畫一幅
試想,這款車引入國內約莫在30多萬,這個價位能買到什么大尺寸合資SUV呢?加價的高配漢蘭達,不怎么美式的大指揮官,乏味的途昂等等,在這個領域里新一代探險者顯然有它獨特的價值。雖然這不一定會被大多數人感知到,但跳出銷量高低的局限,我們會發現新探險者作為旗艦級SUV車型,長安福特引入并國產對于整個品牌來說完全是有利無弊的——對于長安福特來說,沒有比新一代探險者更能代表其品牌精神的旗艦SUV車型了。
這時候再仔細想想,福特可是一個舍得引入嘉年華ST,福克斯RS,F150,國產新探險者/飛行家,并讓銳際/冒險家打出骨折價的企業,這樣的企業難道不值得尊敬嗎?
文/圖|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