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1月9日電 (記者 張偉)記者9日從貴州省能源工作暨煤礦安全生產會上獲悉:2019年,貴州省調電網發電量1830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同期,貴州持續加強和廣東、云南的協調對接,外送電量大幅增長,“黔電送粵”4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4%,“西電東送”以來首次超額完成年度計劃。
“西電東送”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實施“西電東送”是中國資源分布與生產力布局的客觀要求,也是變西部地區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東西部地區經濟共同發展的重要措施。
根據規劃,“西電東送”主要有三大通道,其中貴州烏江、云南瀾滄江和廣西、云南、貴州三省區交界處的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的水電資源以及貴州、云南兩省坑口火電廠的電能開發出來送往廣東,形成“西電東送”南部通道。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貴州省調日發電量、火電日發電量、光伏及風電日發電量屢創新高,分別于2019年8月21日達到5.91億千瓦時、12月9日達到4.53億千瓦時、12月15日達到0.78億千瓦時的最高點。2019年貴州省調電網發電量1830億千瓦時、供電量1715億千瓦時。
貴州預計2019年年水火發電權交易24億千瓦時,市場化交易500億千瓦時,降低用電成本30億元(人民幣)。貴州還持續加強和廣東、云南的協調對接,外送電量大幅增長,“黔電送粵”4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4%,“西電東送”以來首次超額完成年度計劃。2019年貴州省調火電發電增長10.6%、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4300小時以上;水電發電增長10.2%、年底水電蓄能值87億千瓦時。
除火電、水電外,貴州在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展上也取得突破。貴州爭取到36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獲得國家補貼,持續20年每年補貼4.5億元,裝機規模和補貼規模均居中國首位。截至目前,貴州已建成投產335萬千瓦,完成投資134億元,新能源發電總裝機達到993萬千瓦。
2020年,貴州官方將加快基礎能源和清潔高效電力兩大千億級產業振興,大力推進能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經濟,全面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貴州計劃發電量2350億千瓦時、“黔電送粵”450億千瓦時以上。
對此,貴州計劃將發電計劃分為優先發電計劃、煤電用價格聯動機制増發計劃、常規電力市場化交易增發計劃、黔電送粵計劃、省內基礎發電計劃四類,明確優先等級,制定規則、有序推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