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哈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主要經濟指標領跑全省 去年GDP預計增長10%
記者從哈爾濱新區獲悉,2019年,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左右,主要經濟指標繼續領跑全市和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重點產業項目開復工數量居前,投資規模居省市前列
建立健全服務保障機制,統籌推進市重點產業項目60個,預計完成投資92億元。省百大項目6個,預計完成投資14.4億元。寶能國際經貿科技城、匯智環球金貿城等6個項目當年簽約、當年開工。林達外語城、石墨稀微片制備等11個項目實現投產運營。重點產業項目開復工數量、完成投資規模均居省市前列。
組建專業招商團隊,創新市場化招商模式,全年新簽約產業項目101個,協議引資額達到226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71.8億元,創造了建區以來招商引資的歷史之最。
組建園區專業服務隊伍,提升園區管理服務質量,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金融商務區建設進展順利,碧海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和國家大科學等項目加快建設,利民工業園區等重點產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5%以上。創新體制機制,依托龍頭企業,量身定制產業政策,光電產業園順利開園。
在產業項目帶動下,預計工業總產值增長12%以上,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綠色食品三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占全部規上工業93%以上。營利性服務業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3%以上,基本形成二三產業競相發展、協同拉動的良好態勢。
營商環境更加優化,“承諾即開工”被樹為國家典型
創新設立政銀合作、政企合作綜合服務窗口,將“發照權”授予銀行網點和園區企業,打造“10分鐘辦證圈”。企業登記4.0版智能審批系統在全省首發上線,企業落戶新區可自主申報、即審即辦、立等可取。實施“承諾即開工”改革,首個試點項目從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到拿到全部開工手續,用時9個自然日,被中辦調研組作為典型經驗上報黨中央、國務院。
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壯大,新舊動能轉換加速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8家,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和12%以上,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進一步提升。310家企業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中船重工燃氣輪機等6家企業成功打造了省級智慧車間,工大航博等8家企業在新區成功孵化、購地建廠。
新光光電成為東北三省唯一一家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安天科技、工大天創等企業獲得國家1.25億元專項支持。全年專利申請數達到900件,同比增長6%,技術合同成交額實現80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首次突破3%。
自貿試驗區開局良好,新設立企業1379家
片區管委會先行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經驗82條,推進年度工作任務119項。為滿足企業出口退稅需求,設立了2億元規模的退稅資金池。與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同開展制度創新,深化產業合作,提升對外開放水平。自貿試驗區批復設立4個月以來,新設立企業1379家,同比增長72%。其中,新增外資企業13家,同比增長62.5%,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良好開局。
新區朋友圈越來越大。俄羅斯聯邦南烏拉爾工商會、中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俄羅斯國家館先后落戶新區,新區離岸孵化器正式簽約入駐莫斯科格林伍德國際貿易中心。
綠地東北亞國貿中心15天凈地,土地征收彰顯“新區速度”
全年新增常住人口約10萬人,江北一體發展區常住總人口達到88萬。完成了全省首例建設工程招投標“評定分離”,依托建設銀行在全省首創商品房預售資金實時監管系統,獲得省住建廳高度認可。
制定《哈爾濱新區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投入6.03億元啟動2批次、191項城建計劃,落實11項產業和民生水電配套服務項目,完成美術家大街、劇院二路等11條道路建設。新建供水管網6公里,日供水能力提升到21萬立方米。新鋪設、改造供熱管線3.89公里,新增供熱面積332.7萬平方米。俄氣接收管線和中壓管線建設相繼完成,日供氣能力提升到100萬立方米。
圓滿完成“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拆除各類違法建筑2408處、96.3萬平方米。完成征收項目22項、征地面積242萬平方米、房屋征收面積48萬平方米。綠地東北亞國際貿易中心項目從土地征收到凈地僅用時15天,刷新了全市集體土地征收的紀錄。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名列全市“百日攻堅戰”考評第一,平安新區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
30件民生實事件件落實,新區人幸福滿滿
投入6.5億元的30件民生實事全部按期完成。全年共開發就業崗位7000余個,安置就業3100余人。新區第一學校、第四學校建成投用。市婦兒醫學中心、哈醫大四院二期項目加快推進。將2006年1月1日以后建成的居民小區供熱溫度最低標準提高到20℃。對10余萬戶家庭進行了煤氣安全檢查,確保室內燃氣設施安全。新建農村公路5.4公里,養護農村公路300公里,改造危橋2座。新增10條公交運營線路,解決長期困擾樂業鎮無公交線路的問題。新添3座城市公園,改造8000個公共停車位。籌集資金2.92億元,完成5808名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及補繳補發工作。全年救助3830人次,發放各類補助資金1178萬元,為農民工討薪3617.61萬元。完成全區農村42戶危房改造任務,3000戶居民實現回遷,全區25戶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